靖字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你与地坛,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靖字辈,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理的晨光,像是被洱海的水细细淘洗过,清亮、通透,带着一丝微凉的湿润,温柔地漫过窗棂。程慧难得地起得很早。昨夜似乎没有那些光怪陆离的碎片侵扰,醒来时,心绪竟有几分久违的澄明。她随意拢了拢微乱的长发,套上一件宽松柔软的亚麻衬衫,踩着舒适的平底鞋,便出了门,任由晨风带着洱海特有的、微腥又清新的水汽拂过面颊。

她沿着洱海生态廊道漫无目的地走着,水波在晨光下粼粼闪耀,碎金般跳跃。几只早起的水鸟掠过水面,留下一串清越的鸣叫,又倏然扎入远处的薄雾里。走了不远,一家邻水的咖啡馆便抓住了她的视线。原木色的露台几乎探入水中,几张白色的小桌随意摆放着,此刻尚早,只有零星的客人。程慧挑了最靠边的一张桌子坐下,视线毫无遮挡地投向那片辽阔的、蓝得令人心醉的洱海。阳光铺洒在水面上,拉出长长的、闪烁的光带,一直延伸到对岸黛青色的苍山轮廓之下。

侍者是个笑容腼腆的当地姑娘,很快送来了她的早餐。食物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烟火气。金灿灿的炸薯条堆在竹编小篮里,根根酥脆挺拔,边缘微微焦黄,散发着诱人的土豆淀粉被高温亲吻后的独特焦香。旁边是一小碟洋葱圈,裹着薄而透亮的面衣,炸得恰到好处,金黄酥松,咬下去必定是外脆里嫩,带着洋葱的清甜微辛。还有一份色彩明快的牛油果沙拉,翠绿的牛油果块饱满润泽,混合着鲜红的樱桃番茄丁、嫩黄的玉米粒和几片翠绿的罗马生菜,淋着浅金色的油醋汁,像一幅清新的田园小画。饮品是她的习惯——无糖的冰美式。深褐色的液体盛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冰块沉浮,杯壁凝结着细密的水珠,透着一种纯粹而凛冽的清醒感。

程慧拿起一根薯条,蘸了点番茄酱送入口中。酥脆的外壳在齿间碎裂,内里是绵密滚烫的土豆泥,咸香混合着酸甜的酱汁,瞬间满足了味蕾最直接的渴望。她慢慢地咀嚼着,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片浩渺的水面。海风带着水汽和凉意,轻轻撩动着她额前的碎发。

她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一本微微卷边的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深蓝色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透露出被反复翻阅的痕迹。她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熟悉的文字映入眼帘。阳光正好,她微微眯起眼,指尖划过带着墨香的纸页,轻声读了出来,声音低得只有她自己和海风能听见: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读到这里,她的目光从书页上抬起,望向东方。此刻的太阳,正是一轮生机勃勃的旭日,将万丈光芒慷慨地泼洒在洱海之上,驱散着晨雾,点亮了水波,整个世界都浸在一种充满希望的、近乎透明的金色里。哪里有一丝夕阳的颓唐?然而,史铁生的话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涟漪。她仿佛看到了时间那宏大而无情的轮转。此刻的辉煌,终将走向沉落的苍凉;而那沉落的尽头,又必然孕育着另一处的重生。这永恒的循环,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壮美。

她的指尖继续向下滑动,停留在那段更触动心弦的文字上:

“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程慧的呼吸微微滞了一下。阳光落在书页上,有些晃眼。她仿佛看到一个老人,带着一生的疲惫与沉淀,平静地走向生命的归途。那背影是孤独的,却又是坦然的。而紧接着,一个鲜活稚嫩的生命,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全然好奇和无尽的活力,蹦跳着闯入画面。一老一少,一落一起,一个故事的终结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篇。那句“当然,那不是我”,是清醒的告别;而紧接着的叩问——“但是,那不是我吗?”——却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表象,直指生命最核心的延续与流转。个体消亡,但那蓬勃的生命力,那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却如同不灭的火种,在另一个崭新的躯壳里熊熊燃烧。这难道不是一种更深邃的“我”的存在形式吗?

最后一句,如同黄钟大吕,在她心中久久回荡: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

她合上书,没有再吃沙拉,只是端起那杯冰美式,深深啜饮了一口。冰冷的苦涩感瞬间席卷了口腔,带来一种近乎痛楚的清醒。她望向洱海,海面依旧波光粼粼,有游船缓缓驶过,留下长长的白色航迹。远处岸边,似乎真的有几个小小的身影在奔跑嬉戏,笑声隐约传来。

宇宙不息……欲望不息……这推动着星辰运转、生命轮回的磅礴力量,最终竟也投射在这烟火人间。是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的纠缠?是像她此刻,坐在这里,吃着炸薯条,为书中文字而心潮起伏?还是像那个欢蹦的孩子,只为手中一个简单的玩具而欢呼雀跃?这“欲望”是如此宏大,又如此具体,它构成了人间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执着与放下,所有的毁灭与新生。

程慧静静地坐着,任由阳光洒满全身。薯条的油香、冰咖啡的清冽、海风的微咸、书页的墨香,还有心底那份被史铁生文字搅动起来的、难以言喻的苍茫与通透,交织在一起。眼前的洱海,波光粼粼,仿佛承载着那“不息的欲望”,在永恒的流动中,映照着每一个瞬息万变、却又在轮回中隐隐相连的“人间”。她不再仅仅是洱海边一个看风景的过客,仿佛也成了这永恒“歌舞”中,一个渺小却真实跳动的音符。

.....

在地坛斑驳的红墙内,在古柏苍郁的树影下,一个轮椅上的灵魂,静静完成了一场浩大而艰难的生命涅盘。

史铁生21岁时骤然跌入命运的深渊。双腿失去知觉,他无法接受这残酷的坠落。绝望如同黑雾,他终日摇着轮椅,在寂静的地坛里孤独徘徊。这荒芜的园子,成了他唯一安放灵魂的所在。他写道:“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地坛敞开怀抱,接纳了这个无处可去的失魂者。

他在园中一坐就是一天,枯寂中,他慢慢看见那些被匆忙世人忽略的微小生命:露水在草叶上滚动的晶莹,蚂蚁们背负食物匆匆赶路的勤恳,蜂儿像一朵小雾般轻盈飘落……这些卑微生灵在时间的尘埃里,无言地演绎着生的倔强与尊严。史铁生俯身倾听它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他渐渐懂得,肉身纵然残损,生命本身却自有其不可摧毁的尊严与光芒,如同地坛深处那些静默而坚韧的野草。

在园子深处,母亲的身影,成为史铁生灵魂深处最痛的烙印。母亲生前总是默默跟着他来地坛,却又不让他知道。史铁生坦言:“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当他终于明白母亲的苦心,母亲却已长逝。他痛彻心扉:“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的爱早已无声地烙印在每一寸他辗过的泥土上,成为他生命中最深沉的背景与支撑。

地坛的每一处角落都如同他精神的一部分。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黯淡的朱红,都像是他命运的隐喻与映照。在时间无声的流逝中,他渐渐触摸到一种更宏阔的存在:个体的痛苦在永恒面前,终将得到某种深沉的理解与抚慰。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注视下,史铁生最终与命运达成了某种和解,他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份豁达并非消极,而是在洞悉生命本质后的坦然与澄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乱签约,我竟撩到豪门千金

我是晓星辰

大奸臣当道

郝二牙

青元界

灵泽素商

直播逃生,被病娇boss狂追亲哭了

瞌睡鱼

闪婚娇妻太勾人,禁欲军官洗床单

洛梓璃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