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雪岭红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信仰之花,闺蜜老公免费阅读,李梦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冰湖里的通信线
为了保障坑道与后方的通信,陈援朝主动申请担任通信员。他需要穿越美军的火力封锁线,把电话线接到前沿阵地。隆冬的朝鲜,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度,湖面结着厚厚的冰,而美军的探照灯像鬼火一样扫过冰面。
“援朝,太危险了,让老兵去吧。”连长拉住他。陈援朝却笑了笑,露出冻得发紫的嘴唇:“连长,我年轻,跑得快。再说,我背着‘红棉’呢。”他指了指胸口,那里藏着两枚徽章。
深夜,他背着电话线匍匐在冰面上,每爬一步都能听见冰层碎裂的声音。突然,探照灯照了过来,他立刻卧倒,用身体压住电话线。子弹打在冰面上,溅起无数冰屑。爬过三百米开阔地,他的手和膝盖都被冰划破,鲜血滴在雪地上,结成红色的冰珠。
终于到达对岸的坑道,他颤抖着把电话线接好,当听到耳机里传来连长的声音时,他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卫生员给他包扎伤口,发现他内衣口袋里的红布条已经被血浸透,而布条包裹的徽章,却依旧光洁如新。
“陈教员,你这徽章咋这么金贵?”卫生员好奇地问。陈援朝喘着气,眼神却很亮:“这是我爷爷和父亲用命守下来的,等打赢了仗,我要把它们拼成一朵完整的红棉,种在咱们新中国的土地上。”
五、胜利日的红棉树
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订的消息传到阵地时,陈援朝正在给伤员读报纸。他的声音哽咽着,读错了好几个字,战士们却都笑着,有人把帽子抛向空中,有人抱着枪哭了起来。
小虎第一个跑出坑道,在那株被炮弹炸断的树苗旁立正敬礼:“小树啊,咱们赢了!”陈援朝跟着出去,看见树苗不知何时抽出了新芽,嫩绿色的叶子上挂着冰晶,在阳光下闪着光。
回国那天,陈援朝把树苗小心地挖出来,用军用水壶装着泥土,带回了祖国。火车驶过鸭绿江时,他看见对岸的雪地里,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红棉”,正唱着歌往回走,每个人的胸前,似乎都别着一枚看不见的红棉徽章。
回到家乡,他把树苗种在红棉小院的空地上。父亲陈景明摸着树苗的叶子,老泪纵横:“好,好啊,这是从朝鲜战场上带回来的‘红棉’,是用咱们中国人的血浇灌的。”
几年后,树苗长成了大树,每年春天都会开出鲜红的花朵。陈援朝常带着孩子们在树下讲故事,讲爷爷打游击的匕首,讲父亲参加开国大典的徽章,讲朝鲜战场上那株在石缝里扎根的树苗。
“孩子们,”他指着树上的红棉花,“这花为什么这么红?因为它的根,深扎在咱们中国人的信仰里,扎在那些为了和平牺牲的先烈们的热血里。”
夕阳下,红棉树的影子投在小院的土地上,像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而陈援朝胸前的两枚徽章,此刻终于拼成了一朵完整的红棉,在和平的阳光下,闪耀着比战火中更耀眼的光芒。那光芒,是信仰的颜色,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更是 generations 传承不息的精神火炬。
(全文5300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