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收入来源
南明蓠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收入来源,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南明蓠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朱看到唐仨仁的表情,直觉告诉他,唐仨仁似乎是在准备一步大棋,要不是朱标提前给老朱打了“预防针”,老朱只所早就想歪了。
“我们大明不是准备对倭国动手了吗?最近都是在筹备钱粮啥的,造大船什么的....”
这话一出,老朱似乎是察觉出来唐仨仁想做什么了,不过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远征倭国确实需要大量的钱粮,虽然徐达提前去了高丽那边做了准备,但是这钱粮啥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就是在这种前提下,老朱居然还愿意投一万两黄金过来,足见老朱对唐家铺的看重。
“你想做什么?”
唐仨仁嘿嘿一笑,也没有藏着,说道:“也没什么,朝廷打仗没钱,也可以向银行借钱呢....”
啥?攻打倭国的钱向银行借?这大明皇家银行是谁的?说到底还不是他老朱的,也是朝廷的,这跟自己向自己借钱还要付利息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哪怕这皇家银行收到的存银数量庞大,那都是要还的,若是借给了朝廷,万一打输了呢?
然后就让老朱来掀桌子不玩了,再下道旨撤销银行,那岂不是拿他老朱的脸在这里搞事情?他老朱还要不要脸了?
“这么说吧,远征倭国,都是哪些人去?”
这不废话吗?老朱瞪了唐仨仁一眼,朱标却是接过话来,因为朱标一直对唐仨仁有一种谜之相信,见老朱不接话朱标自然而然就接话了。
“那些武将....”
明初的武将多数这个时候成了勋贵,可以说只要自己不作死,躺在功劳簿上至少三代人可以躺平了。
但是人心都是不无法满足的,这些武将们最怕的是再没有仗打了,这样老朱家就会觉得他们没用了,然后闲置还是最好的结局,一旦他们当中谁谁谁搞出了什么事情,那可就不妙了。
还有一个原因,武将也是人,也会有攀比之心的,那些文臣一个个的都大赚特赚的时候,或许会带一带他们这些武将当中的某一个人,但这些武将们更多的会是想着——凭什么一群酸文人比他们有钱?
“那不就简单了,老朱,你是不是准备禁海?”
唐仨仁看向老朱,没错,洪武年间,刚开始老朱还真没有禁海的举动,只不过那些倭寇啥的太让人头疼,正好北元那边也在蠢蠢欲动,此时的大明财政只允许单线对外战斗,在这种没办法的前提下,老朱禁海也算是情有可原,你没看人家连大明宝钞这种东西都乱发行了,禁个海实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别以为老朱不知道海上贸易的利润有多大,他只是一直腾不出手来收拾江南那帮子世家官员而已,甚至出了个败招,就是让江南文官吕家的吕氏成了朱标的侧妃,若非如此,也不会有后来的“弱建文”。
哪怕常氏依然按照正常历史挂了,英雄朱也没了,这不还有另外一位名正言顺的朱允熥殿下吗?
“之前有,不过最近想着反正北元也没了,大明迟早要对倭寇动手,咱也觉得没有这个想法的必要了。”
果然如此,如果这个时候北元还在北边虎视眈眈,老朱还真会继续历史上的正常操作,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北元提前完蛋了,洪薯的出现推广了两年后的今天,更是让老朱有了一些底气。
“这样吧,我有一个建议,老朱你听听就好,成不成,你看着办。”
唐仨仁内心不知为何有了种莫名的狂喜,他虽然没有直接跟老朱说什么海禁的不好,却是通过种种事情,硬生生的打消了老朱的海禁念头,这是天大的好事,小倭子们也不知道将来面对洪武大帝的力量时,会不会被吓死。
“你下一道旨意,所有参与未来远征倭国的武将——六品以上的吧,六品以下的那点俸禄养活自己都不错了....这些武将每人必须在皇家银行存够五千两,算是战争投资,不给钱就别让他们去....同时将倭国那边有无尽的银矿这消息散布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