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蓠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会计到位,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南明蓠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朱等的就是唐仨仁这句话了,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回到唐家铺,村里新建了个食堂,用唐仨仁的话说就是以后村里会经常有贵人来,总得安排个接待的地方,可不能都往他那不算大的小院子里领。

“有没有一个姓杨的?”

上菜之前,唐仨仁突然问了朱标这么一句,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马皇后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回答了一句:“仁伢子,你朱老叔的铺子里确实有个很有能力的伙计姓杨....你是怎么知道的?”

“哈哈,瞎猜的,上一次我开玩笑说有没有个姓胡的帮忙来当会计,结果老朱你还真带了个姓胡的账房过来了。”

众人一怔,尤其是刘基眼中闪过异色,看向老朱的目光带有一种莫名的光彩,姓杨的,这年轻人指的,莫不是杨宪?

菜很快炒好了,有了唐仨仁这段时间的指点,食堂里的一些菜总算是能够上了台面,甚至要说口味的话,京城里的一些酒楼还比不过这食堂呢。

首先是唐家铺这边的食堂用上了猪油,当然对外肯定不能说是猪油,会惹来麻烦的,炒菜其实最早在汉已经出现,在唐宋时期才被普及,只不过那时候的人炒个菜可不舍得放油,当然还有最主要的一点,那就是细盐。

“没有酒吗?”

一桌子美食在前,老朱突然这么说了一句,唐仨仁白了他一眼,说道:

“酒不是好东西,最主要的是唐家铺目前收获的粮食,刚够解决村民们的温饱问题,哪里有多余的粮食酿酒?”

唐仨仁说的是实话,这还是建立在老朱刚建立大明,免了三年税收的前提下,换做旁边的肖家岭,人家也只是半数村民混了个半饱,而唐家铺的村民却是能够吃饱了。

老朱微微思索了一会,好像是这么一回事,现如今整个大明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处于饥饿状态,逃荒的流民光是在这京城附近就有不少。

“前段时间有一家子逃难到我们这唐家铺,好像是从杨州那边过来的。”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唐仨仁突然这么提了一句,有种暗示的意思,老朱与小朱相视一眼,杨州?那边不是在杨宪的治理下,恢复得挺好吗?为什么唐仨仁会提这么一句?

杨宪,本名杨毕,字希武,太原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明朝初年大臣。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今南京市),他投奔居幕府,掌文书。常出使张士诚、方国珍,因办事干练,为朱元璋亲信。洪武元年(1368年)任中书参知政事,二年升中书左丞,之后专决省事,罢去旧吏,更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中书右丞汪广洋。后李善长弹劾其“放肆为奸事”,野史记载似乎又由胡惟庸伪造一份杨宪治理杨州时欺上瞒下的假证,最终被朱元璋所杀。

算算时间,杨宪应该要被杀了吧?而李善长与胡惟庸相视一眼,从对方眼里都看到了惊骇,这年轻人,不会是太子爷跟他说起朝廷中的一些风波吧?

“吃完饭我就不陪你们参观了,我有睡午觉的习惯,对了,胡会计要不就留在唐家铺吧,老朱给你开多少钱一个月,唐家铺给你双倍价格。”

说完唐仨仁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刘基,如果自己不做点什么,这位帮助老朱开创大明的牛人明年就要被李善长弄死了。

胡惟庸一脸的愕然,在唐家铺当会计?还双倍月俸?老朱不会弄死他吧。

“可以,胡先生就先在唐家铺帮衬一下我家的彪儿吧....”不等老朱考虑,马皇后直接拍板决定,话这么一说更容易被人接受不是?

“很好,那么会计就到位了,回头我让罗四给你一份制表方法,这样胡会计你以后在算账上面就能够更加轻松了。”

制表方法?这是什么东西?不过没过多久胡惟庸就直接惊为天人了,表格记账不仅一目了然,按日子排序更是能够清楚的找到想找的账目。

“刘先生?要不跟我们一起走走?”

老朱这时想的是先去见唐仨仁之前提到的那户从杨州来的人,有罗四安排人陪着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不要逼我当村霸

红烧肉炖地瓜

三国:诸天帝王,收名将纳美姬

纪言玄

征服跨下官太太陈雅宁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熊大

窈窕春光(1v1,高干)笔趣阁

快步向前

《老公在洗澡我被公干》

螺旋起飞

父亲爱上女儿闺蜜最后杀了闺蜜

流火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