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皇帝的反应
冰镜致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1章 皇帝的反应,武镇山河:开局被退婚,冰镜致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见军方队列中,一位须发皆白、身形魁梧如铁塔的老将军踏前一步,正是楚风翎的父亲,军方宿老楚国公!他声若洪钟,带着军旅特有的铁血之气:“秦镇守使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平叛定乱,功勋卓着!其所请嘉奖有功将士、厚恤阵亡忠魂,更是提振军心、稳固边防之必须!老臣恳请陛下,准其所奏!并当重赏秦镇守使,以彰其功,以安北疆军民之心!”
楚国公话音未落,文官队列中,又一位清癯老者缓步出列。正是帝师陈老大儒!
他手持玉笏,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清正力量:“陛下,楚国公所言极是。胡、陈二獠叛国,罪证确凿,死有余辜。秦镇守使临危受命,平定叛乱,保境安民,功莫大焉!其自请‘戴罪立功’,实为谦逊担当之举。
北疆新定,强敌环伺,正需此等干才坐镇。老臣附议,请陛下厚赏功臣,擢升秦镇守使,总揽北疆军政,以固国门!”
陈老大儒和楚国公,一清流领袖,一军方巨擘,两人同时发声,分量如山!他们的话,如同两颗投入死水的巨石,瞬间在朝堂上激起巨大波澜。
“臣附议!”
“臣附议!秦镇守使之功,当重赏!”
“北疆不可一日无强将坐镇!请陛下明断!”
……
一时间,不少中立派、甚至部分原本倾向于宰相的官员,也纷纷出列附议。秦烈的功绩摆在那里,铁证如山,更有陈老和楚国公背书,谁敢明着反对?
更关键的是,陈老和楚国公话里话外,都透着对秦烈掌控北疆的支持!这背后的意味,让夏弘帝和李元甫心头同时一沉。
夏弘帝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死死盯着陈老大儒和楚国公。他知道,秦烈那份真正的“礼物”——足以指向他儿子和二皇子、指向宰相的铁证原件,必然已悄然送到了这两人手中!
此刻他们的发声,既是公义,也是警告!是在逼他表态!若他此刻再敢对秦烈有丝毫打压,或者试图派人去接管北疆,恐怕那些足以掀翻半个朝堂的铁证,就会立刻出现在他案头,甚至传遍天下!
“好…好得很!” 夏弘帝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胸膛剧烈起伏。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憋屈和愤怒!身为九五之尊,竟被一个边将,被两个老臣,用这种方式逼迫!但他更清楚,此刻,他别无选择!北疆需要秦烈去稳定,去抵御草原。而帝都…经不起一场由叛国铁证引发的滔天巨浪!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和杀意。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停留在那份奏章上,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冰冷与威严,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无奈:
“秦爱卿…忠勇可嘉,功在社稷!于北疆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平定叛乱,斩除国贼,实乃我大夏栋梁!”
“着——”
“擢升秦烈,为镇北将军!开府建牙,便宜行事!”
“有功将士林风、王山、李固、赵成等,着兵部核实功绩,论功行赏!擢升三级!赏金千两!”
“阵亡将士,厚加抚恤!其家眷,由地方官府妥善安置,免赋税三年!”
“钦此!”
圣旨宣读完,大殿内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一片山呼海啸般的“陛下圣明!”
夏弘帝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示意退朝。他靠在冰冷的龙椅上,看着群臣鱼贯而出,宰相李元甫和二皇子夏元辰离开时那难看的脸色,他心中没有半分快意,只有一片冰冷的疲惫和更深沉的忌惮。
秦烈…镇北将军!
这个名字,像一根淬毒的刺,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