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改良军械·武威弩
冰镜致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改良军械·武威弩,武镇山河:开局被退婚,冰镜致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苍狼城镇守使府衙深处,匠作坊区域的热浪日夜不息。
巨大的熔炉喷吐着火舌,将阴沉的北疆天空都舔舐出一片病态的暗红。
叮当!叮当!密集如暴雨的打铁声混杂着风箱粗重的喘息、监工嘶哑的咆哮,汇聚成一股灼热躁动的洪流,冲击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空气里弥漫着铁锈、汗臭和煤炭燃烧的浓烈气味,吸一口都仿佛能把肺管子烫伤。
匠作司的老管事王铁头,此刻正像个焦躁的困兽,在堆满半成品弩臂和箭簇的工棚里来回踱步。
他脸上沟壑纵横,被炉火常年炙烤得黑红,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台子上几架刚刚组装完成的“神机弩”。
这是秦烈带来的改良图纸,射程和杀伤力远超边军旧弩,已是军中利器。可秦镇守使的要求……更高!
“不行!还是不行!”
王铁头猛地抓起一把新打制的三棱弩箭,箭头在火光下闪着幽蓝寒芒,他手指用力摩挲着箭簇与箭杆的结合部,粗糙的指腹被锋利的边缘划开一道口子也浑然不觉,“力道是足了!射出去也够狠!可这震颤…这该死的震颤!”
他狠狠地将弩箭掼在台子上,发出刺耳的金属碰撞声。箭杆肉眼可见地微微颤动。
旁边几个同样被烟熏火燎、满身汗渍的匠师围拢过来,脸上都是疲惫和沮丧。
一个年轻些的匠师苦着脸:“王头儿,咱按图纸,精铁分量、淬火温度、打磨精度,一丝都不敢差!可这弩臂承受的力道太大,射速一快,箭杆在空中就抖,准头就偏!百步之外,能不能中靶心全靠老天爷赏脸!”
“靠老天爷?咱们镇守使要的是指哪打哪!”
王铁头眼珠子一瞪,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方脸上,“金狼部的崽子骑着马跑,不是站着不动让你射的木头桩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懂不懂?要的是箭出如龙,破风穿甲,一击毙命!”他烦躁地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指缝里全是黑灰,“妈的,难道真要减力道?那还不如用回老弩!”
减力道?那镇守使要这改良还有什么用?工棚里一片愁云惨雾,只剩下炉火呼呼的燃烧声和远处单调的打铁声。改良陷入了死胡同。
同一时间,镇守使府衙静室。
秦烈盘膝而坐,双目紧闭。室内光线昏暗,只有角落里一座小小的青铜兽首香炉,袅袅升起安神定魄的淡淡青烟。
他面前摊开着几张复杂的弩机结构草图,线条繁复,标注着各种尺寸和力学符号。这些图纸,融合了前世模糊记忆中关于强弩的零星碎片,以及他凭借《龙象霸体诀》对力量传递的深刻理解,再由匠作司最好的匠师呕心沥血具现出来。
神机弩已是突破,但还不够。
他需要更强的穿透力,更远的射程,更稳定的弹道!北疆的天空阴云密布,金狼部的铁蹄如同沉闷的鼓点敲在心头。
拓跋宏那三万披甲控弦之士,装备精良得不像草原部落,这背后透着让他不安的阴冷气息。普通的箭矢,恐怕难以撕开那层未知的铁甲。
“力量…传导…稳定…”
秦烈在心中默念,精神高度集中,试图在脑海中推演更优化的结构。
但人力有时穷,那些精妙到毫巅的力学平衡点,如同雾里看花,难以精准捕捉。
一股淡淡的焦躁感,如同细小的毒虫,悄然啃噬着他的冷静。
就在这时,怀中贴身收藏的青铜古镜碎片,传来一丝微不可察的冰凉悸动。它似乎感应到了主人强烈的意念诉求。
嗡…
一股熟悉的、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极寒气息,如同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地蔓延开来。
这股气息并非冲击,而是温和地包裹住秦烈的意识,让他瞬间进入一种绝对的、剔透的清明状态。
脑海中那些纷繁复杂的弩机结构图,如同被投入了清澈的冰泉,瞬间变得纤毫毕现!
古镜的力量被引动了!它在主动响应!
秦烈心神一震,立刻将全部意念沉入其中。
他没有试图去理解那浩瀚如星海的符文信息,而是将所有的精神,所有的渴望,所有的疑问——关于更强的穿透,更远的射程,更稳定的弹道——如同最虔诚的祈愿,毫无保留地“投射”向那片冰冷流转的暗金光芒。
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深不见底的寒潭。
青铜古镜碎片表面的暗金纹路骤然加速流转,如同活过来的星辰轨迹。
深邃的冰寒意志降临,冷酷地“审视”着秦烈投射过来的意念和那些复杂的图纸。
图纸上的每一条线条,每一个节点,每一种材料的特性,都在古镜的“视野”中被无限放大、分解、解析。
无数细微的光点在秦烈意识中疯狂闪烁、碰撞、重组。
那是古镜以超越凡俗理解的方式,在进行着匪夷所思的推演计算!它在模拟箭矢离弦瞬间的力量爆发,计算弩臂形变对轨迹的影响,分析不同材质在不同应力下的共振频率…秦烈甚至能“看到”无数虚拟的箭矢在虚空中穿梭,留下各种扭曲的轨迹,又被古镜的力量强行修正、优化!
这过程看似漫长,实则只在电光火石之间。
突然,古镜流转的光芒猛地一凝!
一股清晰的信息流,如同醍醐灌顶,直接灌入秦烈脑海的核心!不是复杂的图纸,而是一种“感觉”,一种近乎本能的“理解”!就像他天生就知道如何挥出最完美的《血战八式》一样!
他瞬间明白了神机弩的瓶颈所在!
关键不在箭头,而在弩臂内部那几根看似不起眼的“力筋”排列方式和箭尾凹槽的微妙弧度!
古镜给出了最优解——一种全新的、违反常理的“螺旋交织”式力筋布局,以及一个带着细微回旋弧度的箭尾凹槽设计!这种设计能将狂暴的推力转化为更集中的穿刺力和更稳定的旋转力,如同给箭矢赋予了灵魂!
“原来如此!”
秦烈猛地睁开双眼,眸中精光爆射,如同黑暗中点燃的寒星!困扰匠作司多日的难题,在古镜这近乎神迹的推演下,豁然开朗!这全新的结构,不仅解决了震颤问题,更能让箭矢在高速旋转中获得更强的稳定性和破甲能力!射程和穿透力,至少能提升三成!
他霍然起身,抓起桌案上的炭笔,动作快如疾风。粗糙的纸张上,线条狂野而精准地延伸。
他摒弃了所有繁复的标注,只画出最核心的力筋布局和箭尾凹槽的形态。
那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理解”,不需要思考,笔尖流淌的就是答案!
“王铁头!”秦烈低沉有力的声音穿透静室的门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