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术赤的征程
天狼峰的古尊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术赤的征程,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天狼峰的古尊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蒙古帝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长河中一段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传奇。13世纪初,在铁木真,也就是后来威名赫赫的成吉思汗的卓越领导下,蒙古各部族如同一股磅礴的力量,迅速汇聚并崛起于广袤的蒙古草原。他们凭借着无畏的勇气、精湛的骑射技艺和卓越的军事战略,在铁木真的带领下,展开了一系列气势恢宏的统一战争。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蒙古各部族逐一被征服,曾经分散的力量逐渐凝聚成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整体。终于,铁木真成功统一了蒙古高原,一个全新的蒙古汗国在斡难河畔傲然诞生,这标志着蒙古民族从此踏上了历史的宏大舞台,即将开启一段改写世界格局的伟大征程。
成吉思汗的目光并未仅仅局限于蒙古草原的统一,他那高远的志向和卓越的战略眼光,早已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他的战略布局中,西征成为了蒙古汗国发展壮大的重要一步,而他的长子术赤,在这场意义非凡的西征中,被委以重任,肩负起了开辟疆土、拓展势力的关键使命。术赤,这位在蒙古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自幼便在战争的磨砺中成长,在马背上度过了他的青春岁月。他不仅继承了父亲成吉思汗的英勇无畏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在长期的征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领导风格和军事智慧。
挥师西进,兵临毡的
1219年,术赤奉命率2万5千骑兵踏上西征之路。他的军队如同一条黑色的洪流,沿着锡尔河浩浩荡荡地向花剌子模境内进发。此时的锡尔河,水波荡漾,两岸的土地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术赤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每一座城池都可能成为阻挡他们前进的坚固堡垒,每一场战斗都将决定着西征的成败。
他们首先抵达了位于锡尔河畔的昔格纳黑城(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中游)。这座城池宛如一颗镶嵌在锡尔河畔的明珠,城墙高耸,戒备森严,城内的居民们对蒙古军队的到来充满了恐惧和警惕。术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决定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他派遣了一位名叫哈散哈只的穆斯林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前往城内劝降。哈散哈只满怀诚意地走进昔格纳黑城,希望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避免一场残酷的战争。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迎接他的不是友好的谈判,而是城内穆斯林守军的敌意和杀意。哈散哈只刚踏入城内,便被守军残忍地杀害,他的鲜血染红了昔格纳黑城的土地。
术赤得知使者被杀的消息后,愤怒如同汹涌的火焰在他心中燃烧。他的双眼瞬间充满了血丝,紧紧握住腰间的剑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血债必须血偿!”在愤怒的驱使下,他立即下令对昔格纳黑城展开全面围攻。蒙古军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如同猛虎一般勇猛无畏,组成了严密的战斗队形,向着昔格纳黑城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
蒙古军队的进攻手段多样,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优势。精锐的骑兵在城外往来驰骋,扬起滚滚烟尘,制造出强大的声势,让城内的守军胆战心惊。骑兵们手持锋利的马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迅速而灵活地穿梭在战场之上。同时,威力巨大的抛石机也被推到了阵前,巨大的石块被高高抛起,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向城头。每一块巨石落下,都伴随着城墙的颤抖和守军的惨叫,城墙上的防御工事在巨石的攻击下逐渐崩塌,砖石飞溅,尘土弥漫。
在激烈的战斗中,蒙古军队的指挥官们站在高处,挥舞着旗帜,发出一道道精准的指令。他们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指挥着士兵们的行动。士兵们紧密配合,有的负责进攻,有的负责掩护,有的负责搬运物资。他们的步伐整齐有力,士气高昂,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昔格纳黑城的守军也不甘示弱,他们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顽强的意志,进行了殊死抵抗。他们在城墙上设置了各种防御设施,如箭塔、投石机等,向城下的蒙古军队发射箭矢和石块。守军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他们知道,一旦城破,等待他们的将是残酷的命运。因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与蒙古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这场围攻持续了整整七天七夜,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场上硝烟弥漫,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锡尔河的河水。第七天,蒙古军队终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强大的战斗力,攻破了昔格纳黑城的城门。他们如潮水般涌入城内,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巷战中,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每一条街道都成为了生死较量的战场。蒙古军队凭借着精湛的骑射技艺和勇猛的战斗作风,逐渐占据了上风。守军们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蒙古军队的进攻,昔格纳黑城沦陷了。
城破之后,术赤的心中依然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下令对昔格纳黑城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以报复守军杀害使者的行为。一时间,城内哭声震天,鲜血染红了每一寸土地。居民们四处逃窜,但在蒙古军队的铁蹄下,他们无处可逃。房屋被烧毁,财物被掠夺,整个昔格纳黑城陷入了一片混乱和绝望之中。
然而,术赤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在屠杀之后,他逐渐冷静下来,意识到治理这片土地需要当地的力量。于是,他留下了哈散哈只的儿子来担任城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稳定局势,让昔格纳黑城逐渐恢复平静。哈散哈只的儿子在悲痛中接过了城主的重任,他深知自己的使命艰巨,不仅要安抚城内幸存的居民,还要与蒙古军队合作,重建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
占领昔格纳黑城后,术赤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的目光投向了下一个目标——毡的城(今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附近)。毡的城位于锡尔河下游,是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城内人口众多,物资丰富。这座城市的城墙同样高大坚固,城防严密,守军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蒙古军队的到来。
术赤深知强攻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伤亡,于是他再次施展谋略,决定派遣使者前去劝降。他挑选了一位名叫成帖木儿的得力助手,让他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往毡的城。成帖木儿肩负着术赤的期望,骑着一匹快马,向着毡的城疾驰而去。他心中明白,此次任务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毡的城百姓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蒙古军队的西征进程。
当成帖木儿来到毡的城时,他发现城内的气氛异常紧张。居民们如临大敌,街道上弥漫着恐惧的气息。教长、长老们聚集在一起,商议着应对之策,将军们则在城墙上指挥着守军加强防御。成帖木儿没有被这种紧张的气氛所吓倒,他昂首挺胸,走进了城中。
在与城内居民的接触中,成帖木儿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口才。他向居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详细地介绍了蒙古军队的强大实力和西征的目的。他告诉居民们,抵抗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和破坏,只有投降,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同时,他还用昔格纳黑城的惨痛教训来告诫居民们,让他们明白抵抗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
居民们听了成帖木儿的话后,心中开始动摇。他们亲眼目睹了昔格纳黑城的惨状,深知蒙古军队的可怕。再加上此时毡的城的守将已经渡过锡尔河逃走,城内群龙无首,居民们失去了主心骨。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毡的城军民最终决定答应投降。他们打开城门,迎接蒙古军队的到来。
术赤得知毡的城投降的消息后,心中十分欣慰。他率领着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入毡的城,没有进行任何屠杀和掠夺。他遵守了自己的承诺,只是将城中居民驱赶出城,由军队在城中洗劫了九天。在这九天里,蒙古军队将城内的财物、粮食等物资全部搜刮一空,然后将这些物资运往后方,为后续的战争提供了充足的补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