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暗夜猎杀
巨飞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7章 暗夜猎杀,血色缅北军阀逐鹿为王,巨飞雪,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缅军副连长的尖叫刚出口,第二发子弹就掀飞了他的下巴。整个侦察连瞬间炸锅,有人盲目扫射,有人扑向草丛,更多人开始疯狂后撤——他们完美落入了狙击小队预设的\"死亡走廊\"。
\"砰!砰!砰!\"突然间,黑暗中爆发出一阵沉闷的枪声,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咆哮。
这声音来自于埋伏在三个不同方向的狙击手,人民军特战队员如同鬼魅一般,在黑夜中隐藏着自己的身影。
qbU-201狙击步枪的碳纤维枪管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冷光,配备的亚音速弹在出膛时仅发出\"噗\"的轻响,比夜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还要细微。枪口制退器将后坐力化解于无形,让每一发子弹都精准得如同死神亲自指引。
第一个倒下的缅军特种兵正蹲在树根处系鞋带,子弹从他左耳上方的颅骨斜贯而入,在延髓处翻滚爆裂。他的尸体保持着系鞋带的姿势缓缓歪倒,连钢盔磕在树根上的声响都被远处的虫鸣掩盖。
第二个目标是个正在调试无线电的通讯兵。子弹穿透他的喉结时,他刚把通话键按到一半。飞溅的血珠落在电台屏幕上,像一串省略号,永远等不来后续的通讯内容。
那个机枪手的死亡最具戏剧性。他刚把pKm的脚架架在树杈上,夜视镜的绿色视野里突然出现一道模糊的轨迹——这是他此生看到的最后一个画面。
子弹精准穿过夜视镜的目镜,将他的眼球搅成一团浆糊后,在后脑勺凿开一个碗口大的血洞。喷溅的脑组织呈放射状糊在身后的树干上,其中一块黏稠的碎块正好盖住了树皮的裂缝,像给大树的伤口打了块补丁。
\"撤!快撤!\"缅军士官的嘶吼在丛林中回荡。这个参加过三次国际特种兵竞赛的老兵,此刻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颤抖。
他本能地扑向最近的掩体,却在跃起的瞬间被一发子弹贯穿肺叶。子弹在体内翻滚形成的空腔效应,让他的左胸瞬间出现一个拳头大的血洞。
濒死的士官踉跄着撞进灌木丛,断裂的枝条在他脸上划出深深的血痕。就在他倒下的刹那,身体压断了那根几乎透明的绊线——工兵连精心布置的66式反步兵地雷瞬间起爆。
700颗预制破片呈扇形激射而出,士官的身体像破布娃娃般被撕成碎片。一条挂着战术匕首的小臂旋转着飞上树梢,匕首刃口还反射着冷月的光辉。
丛林重归寂静,只有夜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qbU-201的枪口微微冒着青烟,狙击手通过热成像瞄准镜确认着战果。
那些横七竖八倒卧的尸体正在慢慢失去温度,在热成像仪里由橙红变为暗紫,最终融入背景的墨绿。
远处传来猫头鹰的啼叫,这是观察手发出的安全信号。狙击小组开始悄无声息地撤离,他们的迷彩服上沾满夜露,脚步比觅食的狐狸还要轻巧。
在他们身后,缅军最精锐的特种作战连已经全军覆没,而整场战斗,甚至没能惊醒三十米外树洞里酣睡的松鼠。
21 时 23 分,在这静谧的黑夜中,最后一个活着的缅军士兵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尖叫,仿佛是被恐惧吞噬的绝望呼喊。他的身影如同被驱赶的猎物一般,疯狂地跳入了山涧之中。
在冷艳锯的瞄准镜里,那个跌跌撞撞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随着他的坠落,热成像中的温度也在逐渐降低,最终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变成了一个与黑暗无异的暗斑。
“清场。”冷艳锯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他缓缓松开了扳机,仿佛是在宣告这场猎杀的结束。然而,枪管的余温却在夜风中蒸腾起缕缕白气,仿佛是这场血腥杀戮的余韵。
与此同时,十公里外的缅军指挥部里,通讯兵惊恐地盯着屏幕上的定位信号。原本代表着生命的绿色小点,一个接一个地变成了灰色,这意味着他们的士兵正在不断地失去联系。
马温上校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电台上,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巨响。破碎的晶体管散落在地上,而其中的一些碎片却恰好倒映出了他那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庞。
这场暗夜猎杀,对于缅军来说,无疑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他们不仅失去了众多的士兵,更逐渐失去了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