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劝降腊戍
巨飞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2章 劝降腊戍,媚欢(出轨)笔趣阁免费阅读,巨飞雪,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咖喱粉吗?\"小王迫不及待地打断他。
通讯兵眨眨眼:\"呃...缴获咖喱粉二十袋,电饭锅三个,还有...\"
队员们欢呼起来,连俘虏们都露出期待的表情。冷艳锯望着远处逐渐暗下来的山林,心想这场战争或许比他想象的要轻松些——至少今晚不用再吃压缩饼干了。
\"能不能等我们吃完午饭再打啊?\"一个戴眼镜的缅军军官探出头来喊道,\"厨师刚做好咖喱鸡...\"
冷艳锯哭笑不得地按下对讲机:\"参谋长,这仗没法打了,敌人要用美食腐蚀我们。\"
当晚,联军指挥部里灯火通明。参谋长林小虎挠着他那光溜溜的脑袋,盯着桌上几份缴获的缅军文件直摇头:\"看看这劝降书写的,连'投降'都能写错别字!\"
文化干事小王推了推眼镜:\"要不咱们这样写?'亲爱的缅军兄弟: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投降送鸡蛋...'\"
\"停!\"林小虎差点被烟呛到,\"咱们是正规军,不是菜市场促销!\"
经过三个小时的争论,最终定稿的劝降书被翻译成缅语、掸语等五种文字。冷艳锯还贴心地在每份复印件里夹了片罂粟叶——这是当地表示诚意的传统方式。
次日清晨,缅军第144营的阵地上空突然响起甜美的女声:\"对面的兵哥哥早上好~这里是人民军广播站...\"
播音员林雪用温柔的缅语念着劝降政策,背景音乐是缅甸经典民歌《母亲的祈祷》。才放到第二段,阵地上的哭声就盖过了广播声。
\"别放了!我们排长哭得没法指挥了!\"一个缅军士兵红着眼睛喊道。他的枪已经扔在地上,手里攥着一张全家福照片。
中午时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整个缅军阵营的士兵都蹲在阵地前,安静地吃着人民军送来的糯米饭。营长昂基尴尬地解释:\"其实...我们早就想起义了...\"
在临时战利品区,缴获的镀金AK让战士们直摇头。但最让人震惊的是那套价值数十万的野战厨房设备。炊事班长彭嘉痛心疾首:\"这么好的德国锅,居然只煮方便面!\"
野战医院里,投降的缅军伤兵和人民军伤员同住一个病房。军医古月妮立下规矩:\"在这儿只有病号!谁再喊'长官''敌人',罚洗全院床单!\"
一个十八岁的缅军小兵怯生生地问:\"大夫,我伤好后能留在这儿学医吗?\"满屋子的笑声惊飞了窗外的麻雀。
夕阳西下时,首批选择返乡的缅军士兵正在领取路费。林小虎亲自检查每个人的行囊:\"罐头带够没有?路上有段山路可没小店...\"
\"报告长官!\"一个缅军老兵突然立正,\"我们商量好了,等打完仗都回来给您当民兵!\"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不知谁带头唱起了缅甸民谣。歌声飘过弹痕累累的山谷,惊起一群白鹭,在夕阳的余晖中振翅高飞。
清晨五点的腊戍山区,雾气像融化的般黏在松树枝头。人民军在南坎附近的突袭演变成露天烧烤。缅军炊事班刚钓上来的罗非鱼还在炭火上滋滋作响,就被攻入阵地的人民军战士接手翻面。
\"火候不对!\"人民军炊事员彭嘉神撒辣椒面边教育俘虏,\"烤鱼要三翻四转,跟打仗一样讲究时机!\"
被俘的缅军少尉嚼着烤鱼含糊不清地问:\"你们...招不招炊事兵?\"
不知谁搬来了卡拉oK机,龙缅双语版的《友谊地久天长》响彻山谷。一个裹着联合国难民署毯子的老人抹眼泪:\"打了一辈子仗,头回见俘虏给看守唱情歌的...\"
同一时刻,内比都的军政府发言人正在表演\"睁眼说瞎话\"的绝活。
记者追问丢失哨所的事,发言人擦着汗说:\"那是战略性转移...对,就像围棋里的弃子!\"
透路社记者突然举手:\"听说你们有个哨所是因为打麻将失守的?\"
发言人脸涨成猪肝色:\"那是...是心理战术研究!\"
清水河口岸的龙国警察检查站,执勤班长正跟缅甸小贩讨价还价:\"山竹再便宜点嘛,你看炮弹都不往这儿打了...\"
突然无线电响起,班长脸色骤变:\"全体注意!三公里外发现...\"小贩们瞬间抱头蹲下,却听见后半句:\"...人民军送来的两百斤野生菌!\"
月光下,两国边民围着篝火分食菌子火锅。人民军联络官刘淮水醉醺醺地举杯:\"敬田贱!要不是他瞎指挥,咱哪能缴获这么多好装备?\"众人哄笑着碰杯,惊飞了林中栖息的孔雀。
这场荒诞与温情交织的战役里,最锋利的武器竟是幽默感。当某个缅军俘虏用缴获的人民军电台点歌给老婆道歉时,当果敢战士给军政府哨所贴\"差评\"标语时——或许真正的胜利,是让战争变得如此不正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