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斋主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小池》,快乐斋诗词鉴赏,快乐斋主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池
款款蜻蜓乱点琴,蛙声片片律成音。
霞铺碧水参差色,影落琉璃逐景深。
这首诗《小池》意境清新灵动,韵律和谐优美,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乐感的夏日池塘小景。我们来详细赏析一下它的意境和韵律:
**一、意境赏析:微观世界的交响乐与光影画卷**
这首诗的核心魅力在于它将一个看似平常的小池塘,转化成了一个充满音乐律动和光影变幻的微型艺术世界。
1. **听觉的盛宴(首联):**
* **“款款蜻蜓乱点琴”:** “款款”描绘蜻蜓轻盈优雅的飞行姿态,奠定了全诗舒缓的基调。“乱点琴”是神来之笔。诗人将水面比作琴面(或琴弦),将蜻蜓点水的动作比作手指在琴弦上跳跃、弹拨。“乱”字并非贬义,而是生动地表现了蜻蜓点水的随意、灵动、无拘无束,仿佛在即兴演奏一首活泼轻快的乐章。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被赋予了强烈的音乐性和艺术感。
* **“蛙声片片律成音”:** “片片”通常形容视觉上的片状物(如花瓣),这里用来形容蛙声,新颖独特,让人仿佛“看”到蛙鸣此起彼伏、一片片地在池塘周围铺展开来的景象。“律成音”是点睛之笔。它强调蛙鸣并非杂乱无章的噪音,而是自有其内在的节奏和韵律,交织成了一片和谐的声音(“音”)。这进一步强化了池塘作为“自然音乐厅”的意境。首联两句,一动(蜻蜓点水)一静(蛙声铺陈),一视觉触发听觉联想,一听觉本身具有韵律,共同构建了池塘生机勃勃的“背景音乐”。
2. **视觉的华彩(颔联):**
* **“霞铺碧水参差色”:** 视角转向色彩和光线。“霞”点明时间可能是清晨或傍晚。“铺”字用得极妙,形象地描绘了霞光像一匹锦缎般平铺、覆盖在水面上的动态过程,充满了柔和与广阔感。“碧水”是底色,“霞”是覆盖其上的绚烂色彩。“参差色”则精准地捕捉了水波荡漾导致霞光倒影在水中摇曳不定、深浅不一、明暗交织的绚丽景象。水不再是静止的背景,而是成了流动的光影画布。
* **“影落琉璃逐景深”:** “影”可以指岸边的树影、花影、云影,甚至是蜻蜓、飞鸟掠过水面的瞬间倒影。“琉璃”的比喻将清澈平静(或微澜)的水面形容得晶莹剔透、光洁如玉。“逐景深”是全诗意境的一个升华。“逐”有追逐、跟随、延伸之意。“景深”本是一个视觉艺术(摄影、绘画)术语,指画面中清晰影像的范围,引申为空间的纵深感和层次感。这里,“影落琉璃”本身已构成一幅美丽的倒影画,而“逐景深”则赋予这幅画以纵深感——倒影仿佛随着水面的延伸或光线的变幻,向深处延展,引人遐想,仿佛水面之下还有一个同样深邃迷人的镜像世界。它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引人入胜的空间感。
**整体意境:** 诗人以极其敏锐的感官(听觉、视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捕捉了小池塘在特定时刻(有霞光时)的微观动态。他将自然界的生物活动(蜻蜓点水、蛙鸣)和物理现象(光影倒影)高度艺术化、音乐化。池塘不再是一个静止的水体,而是一个**充满即兴演奏(蜻蜓点琴)、和谐合唱(蛙声成律)、流动画卷(霞铺碧水)和深邃镜像(影逐景深)的、生机盎然又宁静优美的微型宇宙**。意境清新脱俗,充满生活情趣和艺术美感。
**二、韵律赏析:和谐流畅,声韵传情**
这首诗在韵律上也十分考究,符合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
1. **押韵:**
* 全诗押的是平声韵“**侵寻**”韵部(在平水韵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