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寸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麦田审判(上),天山下的麦浪,两寸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十一章 麦田审判(上)
(生物刑律与量子正义的终极交锋)
初霜凝结在转基因棉铃的腺毛尖端,折射出铀玻璃般的靛蓝色幽光。阿依努尔的北斗项圈在触发警报瞬间,颈间血管纹路突然量子化——这是长期饮用放射性坎儿井水引发的基因嬗变。她割破的指尖渗出含钼-99同位素的血液,电子围栏的微波脉冲在接触血滴时坍缩成斐波那契数列。
\"人造的雷霆?\"她将匕首插入焦土,刀柄镶嵌的陨铁释放出地磁暴,\"草原的闪电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刻进岩画了!\"被电离的空气里,百年围栏的合金分子正重组出游牧部落的青铜箭镞形态。
在实验室的时间褶皱中,陈朝阳的电子显微镜突然捕捉到了一种令人恐惧的美丽——转基因棉纤维的金属光泽,实际上是纳米级钨钢鳞片!这些鳞片通过量子隧穿技术嵌入植物细胞壁,形成了一种致命的装甲。
这种装甲不仅令人惊叹,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它正在模仿天山雪莲的抗辐射结构。陈朝阳对这一发现深感震惊,他立刻开始深入研究这个现象。
当他调取马晓梅父亲的灌溉日志时,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他的心跳加速。他发现回历日期与暗物质探测器的异常读数之间存在着 11.7 秒的量子纠缠!
陈朝阳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不是计算精准的问题……”他的视网膜投影出老人丈量土壤的汤瓶轨迹,仿佛在揭示一个隐藏的秘密。
“是坎儿井在通过铜壶传递古水文记忆!”陈朝阳突然意识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窗外的马老汉突然像是感觉到了什么一样,他的目光慢慢地转向了实验室的方向。他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仿佛时间在他身上被拉长了一般。
只见他缓缓地伸出手,拿起放在一旁的汤瓶,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瓶口倾斜,让里面的水缓缓地流到地面上。那水在地面上汇聚成了一滩小小的水渍,然而,就在这滩水渍形成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马老汉用手中的汤瓶,以一种看似随意却又精准无比的方式,在地面上画出了一个六边形。这个六边形的每一条边都显得那么笔直,每一个角度都恰到好处,就像是经过了精心测量和绘制一般。
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六边形与实验室里正在研究的变异棉种的细胞结构竟然完美契合!仿佛这个六边形就是为了揭示变异棉种的秘密而存在的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