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寸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暴雨中的摇篮曲 上,天山下的麦浪,两寸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六章 暴雨中的摇篮曲
云层压到烟囱顶时,阿依努尔正给马鬃编避雷的红绸。她食指勾着绸带尾梢,无意识地绕了三圈——这是哈萨克族女人预警洪灾的老法子。枣红马突然仰头嘶鸣,蹄铁在青石板上刮出火星,惊得陈朝阳手里的防洪手册“啪嗒”掉进泥坑。
“东南方!”阿依努尔踹开合作社的木门,潮湿的袍角甩在门框上啪啪作响。她抄起墙角的套马索往肩头一搭,牛皮绳勒进锁骨旧伤,“水要从古河道漫上来,得堵住老磨坊的豁口!”
马晓梅头上的盖头被狂风掀起,像一面旗帜一样在空中翻飞。风势猛烈,盖头的一角被吹得高高扬起,露出了她额角处一道淡白色的烫痕。
她正紧紧地抓住老人的胳膊,用力地将老人往馕坑房里拽。老人的身体在狂风中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倒。马晓梅的手掌紧紧贴着老人颤抖的脊背,感受着她身体的颤动。
“咱回族的窖洞最扛事了,当年黄河决堤的时候,洪水那么大,都没把咱的窖洞冲垮!”马晓梅的声音在风中有些断断续续,但她还是努力地说着,想要安慰老人。
然而,她的话还没说完,一阵瓢泼大雨突然倾泻而下。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天空中砸落,瞬间将她和老人淋成了落汤鸡。
马晓梅猝不及防,雨水猛地灌进了她张开的嘴里。她被呛得咳嗽起来,却顾不上擦拭脸上的雨水,急忙掰下了半块馕,塞进了漏水的砖缝里。
那块馕在湿气的作用下迅速膨胀,原本坚硬的面团变得柔软而有弹性。令人惊奇的是,随着面团的膨胀,那道裂缝竟然被生生地黏合在了一起,不再漏水。
古丽巴哈尔的绣线在雨中绷得笔直,宛如一张细密的网,横亘在天地之间。她赤脚蹲在蓄水池边,雨水浸湿了她的裙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她专注的神情。她的十指被染线浸泡得发蓝,仿佛染上了一层淡淡的蓝色光晕。
古丽巴哈尔手中的丝线五彩斑斓,她仔细地将它们缠绕在木桩上,每一根丝线都代表着不同的水位。柯尔克孜族的茜草线在遇水后会变成鲜艳的红色,而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金线则被用来标记警戒水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