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沉迷古玩,我在古代当镇令,龙葵宝宝,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郡王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徐墨恭敬行礼。
陈峰微笑着摆摆手:“徐掌柜不必多礼,本王近日痴迷古玩,特来你这宝地瞧瞧,可有什么稀罕物件?”
徐墨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引着陈峰来到店内一处角落,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锦盒。打开锦盒,一尊小巧的青铜鼎静静躺着,鼎身刻满繁复的纹路,虽历经岁月,却依旧散发着古朴的光泽。
“郡王请看,这可是小人偶然所得的珍品。据小人考证,此乃前朝祭祀所用的礼器,工艺精湛,纹饰精美,世间罕有。”徐墨介绍道,眼中满是自豪。
陈峰凑近仔细端详,目光在青铜鼎上流转。他虽对古玩初涉未深,但凭借着聪慧与这段时间的学习,也略懂一二。“徐掌柜,这鼎虽看似不凡,但这纹饰边缘略显生硬,且锈迹分布不均,依本王看,恐是仿品。”
徐墨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郡王好眼力!小人这是故意试探,郡王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小人店里确实还有几件真正的宝贝。”说着,他又拿出一幅古画,展开后,山水景色跃然纸上,笔法苍劲有力,意境深远。
陈峰被这幅画深深吸引,正欲仔细研究,忽闻店外一阵喧哗。原来是一群古玩玩家听闻郡王在此,纷纷赶来,希望能与郡王交流一番。
人群中,一位身着青衫的年轻人引起了陈峰的注意。此人名叫林羽,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古玩爱好者,对瓷器鉴定尤为精通。林羽走上前,恭敬地向陈峰行礼:“久闻郡王对古玩感兴趣,今日得见,实乃荣幸。在下对古玩也略知一二,不知郡王可否愿意与在下交流交流?”
陈峰欣然应允,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拿出自己收藏的玉器,讲述其来历与特点;有人分享自己在古玩鉴定中的趣事与经验。
林羽拿出一个白瓷碗,说道:“郡王请看,此碗看似普通,但它的釉色温润,胎质细腻,且底部有独特的款识。经在下多方考证,这是本朝初期一位着名窑工的作品,存世量极少,价值非凡。”
陈峰接过白瓷碗,仔细观察,又与众人交流看法。在讨论中,他学到了许多关于瓷器鉴定的知识,如通过观察釉色的光泽、胎质的疏密以及款识的风格来判断瓷器的真伪与年代。
第二天陈峰摘下腰间鎏金错银的郡王佩,随手别在商铺门楣上,这是他独创的规矩——凡入古玩市场,便褪去官袍华服,只着一袭素色杭绸长衫,扮作寻常富家公子。
\"陈公子今日来得早!\"街口\"悦古斋\"的老掌柜王伯远远瞧见,立刻从柜台后转出,干枯的手指捏着一柄檀木折扇,\"前日收了件好东西,专等您来掌眼。\"
陈峰笑着踏入店门,檀香混着古物特有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王伯掀开红绸,露出一方巴掌大的青铜印玺。印纽雕刻着盘旋的螭龙,印面\"镇北将军章\"五个篆字苍劲古朴。
\"汉代官印?\"陈峰蹲下身,从袖中取出放大镜仔细端详,\"王伯,这印纽的包浆倒是自然,可这篆法...\"他突然顿住,指尖轻轻摩挲印面边缘,\"您看这笔画转折处,刀痕过于刚硬,倒像是用现代刻刀复刻的。\"
王伯抚须大笑:\"不愧是陈公子!这确实是徽州老周的新作,特地用来考较眼力。\"说着又神秘兮兮压低声音,\"不过要说真货,我库房里倒有件宋代哥窑笔洗,裂纹开得极妙...\"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常来交流的古玩商赵德全满头大汗冲进来:\"陈公子!西街'宝珍楼'新到了幅画,据说是南唐顾闳中的《夜宴图》残卷!\"
一行人匆匆赶到宝珍楼时,店内早已围满了人。掌柜李福正站在太师椅上,小心翼翼展开一幅泛黄的绢画。画中人物神态各异,宴饮场景栩栩如生,题款处\"顾闳中\"三个小字若隐若现。
\"诸位请看!\"李福用象牙尺指着画中细节,\"这'铁线描'的技法,还有这人物服饰的纹样,皆是南唐风貌!\"
陈峰挤到前排,目光扫过画面,忽然注意到桌案上的烛台:\"且慢。南唐烛台多为青铜兽形,画中却是白瓷莲花烛,这在宋代才开始流行。\"他转向李福,\"李掌柜,这怕是后人仿作。\"
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李福涨红着脸争辩:\"陈公子莫要信口雌黄!\"
\"我岂会无的放矢?\"陈峰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本《历代器物图谱》,翻到某页,\"诸位请看,此乃本王从宫中典籍拓印而来的南唐烛台样式,与画中器物全然不同。\"
众人凑近细看,顿时哗然。李福脸色青白,嘟囔着收起画轴。陈峰却不以为意,笑着对众人道:\"鉴定古玩,最忌先入为主。今日这桩事,倒也给大家提个醒。\"
夜色渐浓,陈峰与几位相熟的玩家围坐在\"醉仙楼\"雅间。酒过三巡,话题又回到古玩上。年轻的画师周明远忽然问:\"陈公子,您说这古玩之道,究竟难在何处?\"
陈峰望着杯中摇曳的酒影,沉吟道:\"难在'辨伪存真'四字。就像这杯中酒,看似清澈,实则暗藏万千滋味。古玩亦是如此,不仅要辨其形,更要品其神。有些仿品,形制上几乎乱真,唯有从气韵上,才能察觉端倪。\"
\"可气韵虚无缥缈,该如何把握?\"有人追问。
\"这便要靠积累。\"陈峰放下酒杯,\"多读典籍,多观真迹,多与行家交流。就像昨日所见的那方青铜印,若不是熟记汉代篆法特点,又怎能看出破绽?\"
正说着,窗外忽然传来喧哗声。陈峰皱眉起身,只见街道上一群人围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老者手中举着个锈迹斑斑的铜鼎,口中高喊:\"传家之宝!便宜卖了!\"
\"又是碰瓷的!\"赵德全冷哼一声,\"上个月就有人拿个破瓦罐,硬说是商代陶器。\"
陈峰却饶有兴致地走上前。铜鼎造型古朴,三足两耳,腹部饰有饕餮纹。他蹲下身子,轻轻叩击鼎身,声音沉闷暗哑。再细看纹饰,线条虽流畅,却少了几分古拙之气。
\"老人家,这鼎从何而来?\"陈峰温声问道。
“老者顿时老泪纵横:\"公子有所不知,小人本是书香门第,家道中落后只得变卖祖产...”
\"且慢!\"陈峰打断他,\"你说此鼎是祖上传下,可这饕餮纹的样式,分明是上周才在'聚珍斋'见过的仿品。\"说着转头对围观人群道,\"诸位若是不信,可随我去聚珍斋验证。\"
老者脸色大变,撒腿就跑,却被早有准备的赵德全一把揪住。人群哄笑散去,陈峰望着手中的假鼎,若有所思。
\"陈公子,您这眼力真是越发精进了!\"回雅间的路上,周明远赞叹道。
陈峰摇摇头:\"眼力再好,也防不住人心诡谲。这古玩市场,看似交易的是器物,实则较量的是人心。\"他抬头望向星空,目光坚定,\"明日起,本王便着手设立鉴宝阁,邀请各地行家坐镇,一来为百姓辨认真伪,二来也能遏制这股造假之风。\"
老爷您最近可是玩这东西玩入迷了,秦霜此时在身后说道。
嘿嘿,怎么了,你还吃这些古玩的醋?
我?我可没有,我哪有这么小心眼,我就是觉得最近白天你也不在府晚上在书房...
咳咳,听完此话的陈峰瞬间明白了她此话的意思,那个...那我今晚不去书房了,我陪夫人...说着搂住了秦霜的腰往房间内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