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南澳岛·海鲜粥的「深夜食堂·十一月十三」
用户2225011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0章 南澳岛·海鲜粥的「深夜食堂·十一月十三」,美食与远方:小夫妻的全国漫游记,用户22250113,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一月十三的南澳岛,暮色像滴墨汁渗进海水,把海岸线染成黛蓝色。李可佳穿着米白针织开衫,内里搭着件洗旧的浅蓝吊带——吊带边缘还沾着午后在青澳湾踩水时的细沙,此刻随着她踩过沙滩的脚步,沙沙地落进凉鞋缝里。骆梓淇背着相机跟在身后,镜头时不时对准远处的灯塔,暖黄色的光穿过暮色,在海浪上划出细碎的银线。
一、海边排档的「暮色前奏」
沙滩尽头的排档亮着暖橘色的灯,塑料棚顶被海风吹得「哗哗」响,「阿伟海鲜粥」的木牌在栈桥上晃了晃,牌角的贝壳装饰碰撞出「叮铃」声——那是老板阿伟用出海捡到的海螺串成的,说「听见贝壳响,就知道海鲜粥熟了」。李可佳蹲在海鲜池前,看池里的花蛤正吐着泡泡,螃蟹挥舞着螯足扒拉池壁,虾群挤在角落,触须在水面划出涟漪。
「妹仔挑螃蟹要挑『红膏母蟹』,壳边泛着金红色的最肥。」阿伟戴着草帽,手里握着网兜,捞起一只母蟹放在她掌心——硬壳下能摸到饱满的膏黄,蟹脚关节处透着透亮的白,「南澳岛的海鲜粥讲究『现杀现煮』,螃蟹要剁成块,虾要开背去线,花蛤得吐净泥沙,连米都是今早刚晒的本地晚米。」
二、灶台前的「鲜气蒸腾」
排档的灶台搭在沙滩上,铁锅底下的炭火「噼啪」燃烧,映着阿伟古铜色的脸。李可佳蹲在旁边,看他往锅里倒油,蒜末和姜片「滋啦」炸开,香气混着海腥味涌出来——螃蟹块下锅时发出「刺啦」声,壳面的青色瞬间变成橘红,虾头在油里炒出红油,连花蛤都张开了半扇壳,露出雪白的肉。
「熬粥要分两步,先炒海鲜出鲜味,再加大米和海水。」阿伟往锅里舀了勺海水,李可佳忽然想起南澳岛的传说:宋代陆秀夫背幼帝南逃时,曾在岛上用海水煮粥充饥,后来渔民们便学会了「以海为味」,「海水里含着盐分和矿物质,熬出来的粥自带鲜气,比自来水煮的多了份『岛的味道』。」
大米在下锅前被阿伟用纱布包成小袋,「这样煮出来的粥水分离,米粒颗颗分明,却吸饱了海鲜的汁。」他转动铁锅,让米袋在海鲜汤汁里翻滚,炭火映着锅沿的热气,把暮色染成了暖金色——粥水渐渐变得浓稠,螃蟹膏黄融在汤里,虾头红油浮在表面,花蛤肉半露在粥面上,像撒了把白珍珠。
三、深夜粥香的「温柔暴击」
当阿伟把粥盛进粗瓷碗时,「滋啦」声还没停——滚烫的粥面上撒着新鲜芹菜粒,翠绿的叶子遇热蜷起,释放出清苦的香,混着海鲜的鲜、大米的醇,在冷夜里织成张温暖的网。李可佳捧着碗蹲在沙滩上,海风掀起开衫的下摆,却被粥的热气烘得暖暖的——舀起一勺粥,能看见完整的虾仁、裹着膏黄的蟹块、还有吸饱汤汁的花蛤,米粒在勺里轻轻晃动,却不烂不糊,咬下去带着股子「弹牙的温柔」。
骆梓淇的镜头对准她的侧脸,屏幕里的李可佳被路灯的光镀了层金边,睫毛上凝着细小的雾珠,粥的热气模糊了镜片,却遮不住眼里的惊喜——螃蟹膏黄在舌尖化开,带着海水的咸鲜;虾仁的弹嫩混着芹菜的清爽,连粥水都带着股子「熬煮后的醇厚」,像把南澳岛的夜、海风的凉、海鲜的鲜,都熬进了这碗粥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