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2225011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 葡萄架下的「鲜果宴·五月十四」,美食与远方:小夫妻的全国漫游记,用户22250113,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月十四的和田农家浸在蜜色的晨光里,葡萄架的藤蔓顺着土坯墙爬成绿色的网,指甲盖大的无核白葡萄串垂在叶间,像挂了满架的绿宝石,在风里晃出细碎的光。李可佳穿着浅绿的棉麻上衣蹲在藤下,指尖刚触到葡萄串,水珠就顺着果皮滚下来,落在她手背,凉丝丝的带着晨露的清甜。

一、藤架下的「阳光采集」

主人阿依夏木大婶提着竹篮走来,艾德莱斯绸裙摆扫过脚边的蒲公英,“尝尝看,今早刚摘的头茬无核白。”她伸手摘下一串葡萄,青绿色的果粒饱满透亮,像用阳光酿成的水滴,“今年雪水足,葡萄比往年更甜,咬一口,能尝到昆仑山的雪呢。”

李可佳捏起一颗葡萄,指尖触到果皮的薄脆——轻轻一咬,果浆在舌尖炸开,清甜的汁水混着淡淡的玫瑰香涌出来,果肉无核无籽,像含着一汪融化的阳光。骆梓淇的镜头对准她的手:葡萄粒在指尖透着光,阳光穿过叶片的缝隙,在她手背上投下斑驳的光斑,背景里的阿依夏木大婶正笑着摘杏,竹篮里的喀什米尔杏泛着橙红色,像落了满篮的小太阳。

“知道吗?和田的葡萄架,是沙漠里的‘绿色空调’。”阿依夏木大婶把竹篮放在木桌上,葡萄串与杏儿撞出“哗啦”的响,“以前爷爷那辈人在沙漠边开荒,先种葡萄搭架子,再在底下种菜——葡萄遮阴,菜吸着葡萄根的水汽长,日子就这么在藤架下长起来了。”

二、果篮里的「甜香密码」

午后的阳光把葡萄架的影子拉得老长,李可佳坐在木桌旁,看阿依夏木大婶用铜盆洗杏——橙红色的杏儿在水里打着转,绒毛沾着水珠,像裹了层透明的糖霜。“喀什米尔杏要挑带‘糖斑’的,”大婶指着杏儿顶端的橙黄色斑块,“这里越红,果肉越甜,咬开后核仁还能生吃,脆甜脆甜的。”

当杏儿的甜混着葡萄的香在木桌上漫开时,骆梓淇支起相机拍特写:李可佳捏着颗无核白葡萄举到镜头前,果粒在阳光下几乎透明,能看见里面细密的果纹,像阳光在果实里织了张网;另一张照片里,她咬开杏儿,橙红色的果肉里渗出汁水,滴在木桌上凝成透明的圆点,背景里的葡萄藤叶在风里晃动,把光斑摇成了流动的星子。

“新疆的甜,是阳光晒透的果浆。”字幕在镜头里浮现时,李可佳忽然想起在喀什老城闻到的孜然香——原来这片土地的味道密码,早就藏在阳光与雪水的碰撞里:昆仑山的雪水灌溉葡萄藤,塔里木的阳光给果实镀上糖霜,最终在藤架下的木桌上,凝成一口能让人眯眼笑的甜。

三、藤架下的「时光慢流」

阿依夏木大婶往木桌上摆了碟葡萄干——深紫色的果干皱巴巴的,却带着浓缩的甜香,“这是去年晒的‘玫瑰香’葡萄干,泡奶茶喝,能把茶香都染甜。”她又端来一碗葡萄汁,鲜榨的汁液透着淡绿色,表面浮着细小的果肉颗粒,“尝尝看,我们和田人夏天的‘快乐水’,比城里的饮料强十倍。”

李可佳捧着陶碗喝葡萄汁,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甜中带着一丝果酸,像把整个夏天的凉爽都喝进了胃里。骆梓淇举着相机拍藤架:藤蔓上挂着的无核白葡萄串在逆光里透亮如水晶,叶片间漏下的阳光在李可佳的发间、裙摆上跳着光斑,远处的沙漠边缘,胡杨林的金色与葡萄架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像大地用色彩写的“甜的宣言”。

“以前丝绸之路的商队路过和田,会在葡萄架下歇脚,”阿依夏木大婶擦着手笑,“摘一串葡萄,喝一碗雪水,就算不吃饭,也觉得日子甜滋滋的。”她指了指木桌边缘的老铜壶,“看,这个壶是爷爷从喀什噶尔带来的,当年商队用它装葡萄汁,走三天路都不会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怎么相处

七个隆东锵

女性3对1:两个人一次性体检

半了散人

高考前给孩子献身好吗

怪力少年

妈妈让我戴上避孕套 英文

交出思想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插嘴

辣千秋

故事会(乱篇)

血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