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职场与梦想的对撞(上海·2024年正月)
用户2225011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职场与梦想的对撞(上海·2024年正月),美食与远方:小夫妻的全国漫游记,用户22250113,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抽屉深处露出半本《全国美食计划》,封面还留着大学时的涂鸦——骆梓淇画的相机,她画的糖藕,中间是歪歪扭扭的「中国地图」。翻开内页,夹着的车票掉出来:2019年去苏州看评弹的票根,2021年加班时买的冷掉的生煎包装纸,还有张没寄出去的明信片,画着新疆的烤包子,背面写着:「等攒够钱,我们就出发。」
三、结婚纪年日那天的决定
正月初十,骆梓淇下班时看见小区门口的理发店排着长队,有个大爷正给孙子剪「龙头」,剪刀咔嚓声里,飘来阵熟悉的桂花香——是街角包子铺新出的桂花糖藕包,蒸汽从笼屉缝里钻出来,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他鬼使神差地买了两个,揣在怀里往家走。开门时看见李可佳蹲在地板上整理手账,周围散落着各省美食的资料卡:陕西的油泼面辣子要选秦椒,甘肃的牛肉面汤头要熬足八小时,福建的佛跳墙食材清单列了三页……她听见动静抬头,眼里忽然亮起来:「你看,我把全国分成了六个美食片区,每个片区先找最有代表性的老手艺——」
「我们辞职吧。」他忽然开口,把温热的糖藕包放在她手边,面皮上的褶皱还带着掌心的温度,「用一年时间,把这些纸上的字,变成脚下的路。」她愣住,指尖还捏着张「四川豆瓣酱」的卡片,上面记着舅舅说的「翻晒三九天,豆瓣才够香」。
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像回到大学时赶作业的模样,窝在沙发上画「房车+美食调研」的计划书。李可佳用彩铅在A3纸上画房车布局:驾驶座后是折叠书桌,用来写手账;车尾是迷你厨房,备着铸铁锅和陶制腌罐;车顶装了行李架,用来放骆梓淇的摄影器材。骆梓淇则对着中国地图标路线:第一站去浙江老家,陪奶奶腌霉豆腐,顺便拍绍兴黄酒的酿法;第二站去四川舅舅家,记录豆瓣酱的翻晒,再转道去乐山吃跷脚牛肉……
「但爸妈那边……」李可佳忽然停下笔,笔尖在「浙江」那栏晕开个蓝点。骆梓淇从抽屉里拿出个信封,里面装着他们整理的「美食传承计划书」:「上周回奶奶家,她把腌霉豆腐的秘方写了三页纸,说『现在年轻人都买现成的,老法子要失传喽』。舅舅也说,豆瓣酱的翻晒手艺,村里没几个年轻人愿意学了。」
正月廿五,白色房车停在小区楼下,后车厢的《全国美食索引手账》被李可佳用彩色标签分了类,骆梓淇正在检查摄影器材,镜头盖扣得严严实实,却挡不住镜片里映着的光——那是妻子贴在车窗上的笑脸,她穿着当年的白衬衫,围巾是新换的浅蓝,像极了大学食堂后厨那个踮脚问火候的姑娘,只是眼下多了份坚定。
「第一站,浙江绍兴。」李可佳翻开手账,在「2024.3.20」那页写下:「去看鉴湖的水,喝刚开坛的黄酒,拍奶奶的霉豆腐秘方——原来梦想不是远方的闪电,是脚边的烟火,是有人陪你把每个『想吃』,变成『见过』『写过』『拍过』。」
车启动时,骆梓淇打开行车记录仪——镜头里,上海的高楼渐渐退成背景,前方是笔直的公路,两旁的油菜花正开得热闹。副驾驶座上,李可佳正对着阳光翻看手账,纸页间掉出张新的饭票——2024年的便利店饭团票,背面画着辆房车,车顶插着小旗,旗上写着:「全国美食计划,启程。」
窗外的风卷着花香灌进车窗,带着霉豆腐的咸香、豆瓣酱的醇厚,还有某种更温暖的味道——那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温度,像糖藕的糖浆,慢慢熬着,终于等到了开罐的时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