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破壁者
草原一只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破壁者,重生80:我的军工记忆有点猛,草原一只羊,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清秋点头:“在设备到位和材料突破之前,我们调整‘晶界净化’方案。暂时放弃一步到位的极限性能,先探索在略低温度(1650c左右)和现有材料纯度下,活性元素的最佳‘安全添加窗口’和‘缓释技术’,目标是先获得比现有单晶合金明显提升、但可稳定制造的过渡产品。饭要一口一口吃。”
---
渤海湾,海军某部综合保障基地,灯火通明。
巨大的干船坞内,舷号“18”的核动力航母如同沉睡的钢铁巨兽。在其反应堆舱附近的专用维护平台上,气氛紧张有序。王干事亲自坐镇,沈清秋团队的核心成员、核动力研究院的专家、以及舰队装备部的技术军官围在一起,盯着实时传回的监测数据。
“第37号燃料棒包壳监测点,中子注量率波动信号再次出现,幅度比上次略高,伴随局部温度异常峰达到1.2c。”监测员报告,“已按预案,将该区域功率输出调低5%。”
沈清秋团队的苏博士调出材料微观结构模拟图:“结合上次的数据和这次的情况,模型指向可能性最大的原因:该区域包壳材料的odS合金中,可能存在一个极其微小的‘钇铝氧化物’颗粒团聚区。在高通量中子长期轰击下,该区域发生了轻微的‘辐照诱导偏聚’,导致局部热导率微降和应力集中。”
“能定位吗?能处理吗?”舰队装备部的刘大校急切地问。
“定位困难,包壳是密封的。”核研院的专家摇头,“处理…除非更换燃料棒。但这是反应堆运行初期,代价太大。”
王干事看向苏博士:“模型预测这种波动继续发展的后果?”
“根据当前数据外推,如果不加干预,该点包壳在达到设计寿命中后期时,出现微小破损的风险概率会从万分之一级上升到千分之一级。虽然仍属极低风险范畴,但…不容忽视。”
沈清秋沉思片刻:“更换燃料棒不可行。建议方案:一,持续加密该区域监测,建立更精细的异常信号数据库;二,基于模型和现有数据,反推优化odS合金粉末的分散均匀性工艺和烧结参数,确保后续批次杜绝此类微观团聚;三,研究在不停堆情况下,通过调整堆芯装载方案和局部冷却剂流场,降低该点热负荷的可行性,作为缓解措施。”
“同时,”她补充道,目光锐利,“这次事件也验证了我们原位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它捕捉到了工业量产条件下材料在极端环境中最细微的‘呻吟’。这些数据,千金难买,是优化‘深蓝之铠’最宝贵的财富。”
陈默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来(他正协调超高纯材料攻关):“同意清秋方案。‘深蓝之铠’的考验是马拉松,不是短跑。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循环迭代,这就是我们走向绝对可靠性的唯一路径。把这次‘波动’,变成我们下一次‘净化’和‘强化’的起点!”
维护平台上,专家们迅速行动起来。灯光映照着他们专注而坚定的脸庞。破开技术壁垒的道路上,每一次微小的异常,都是通往更高殿堂的敲门砖。他们,正是那永不放弃的“破壁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