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怡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8章 最后的机会,我为华夏打江山,安宁怡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京城,慈宁宫。
太后斜倚在凤榻上,指尖捻着一串翡翠佛珠,珠玉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皇帝坐在下首,手中捧着一盏清茶,茶烟袅袅,掩不住他眉宇间的焦躁。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唯有铜漏滴答,似在催促着什么。
“母后,”皇帝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压得极低,“算算日子,雁门关那边……该有消息了吧?”
太后眼皮未抬,只淡淡道:“急什么?北狄十万铁骑,加上咱们断了他的粮草军械,夏淮安就算有通天之能,也必死无疑。”
皇帝喉结滚动,茶盏在手中微微发颤:“可若他真守住了……”
“守住?”太后冷笑一声,佛珠猛地一攥,“他若守住了,北狄铁骑岂会善罢甘休?必是两败俱伤!到时候,咱们再派禁军‘驰援’,顺手接管雁门关,夏淮安的尸骨,正好用来祭旗!”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嘴角微微上扬:“母后高明。”
突然——
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报——!八百里加急!雁门关军报!”
太后猛地坐直身子,佛珠“啪”地拍在案上:“快传!”
兵部尚书跌跌撞撞冲进殿内,官帽歪斜,额上冷汗涔涔。他手中高举一封奏折,火漆鲜红如血,封皮上赫然写着“臣夏淮安谨奏”。
“陛、陛下!太后!”尚书声音发颤,“夏淮安的捷报……雁门关大捷!”
“什么?!”太后霍然起身,凤眸圆睁。
“念!”皇帝手中的茶盏“砰”地砸在地上,碎瓷四溅,热茶泼洒在龙袍下摆,他却浑然不觉。
兵部尚书哆哆嗦嗦展开奏折,念道:
“臣巴州节度使夏淮安谨奏:
臣得雁门总兵牛行远求援密信……北狄惧我华夏军之威名,遂愿签盟约,承诺永不犯境,即刻退兵……”
“不可能!”太后一把夺过奏折,指尖几乎将纸页戳破,“他夏淮安只带了几百人,如何能退大狄十万铁骑?!定是谎报军情!”
兵部尚书扑通跪地,额头抵着金砖:“太后明鉴!随捷报送来的,还有北狄左贤王的亲笔退兵书和盟约……夏节度使,真的逼退了北狄!”
殿内一片死寂。
“啪!”
太后手中的佛珠串突然崩断,翡翠珠子“噼里啪啦”滚落一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皇帝面如土色,喃喃道:“他……他竟和北狄握手言和?”
“报——樊丞相、户部尚书等八名朝中大臣,在殿外求见!”侍卫再次传来通报。
“宣!”太后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急忙宣见。
樊丞相率先急匆匆的进入慈宁宫,高声道:“陛下!太后!夏淮安私通外敌,其心可诛!他若真有心退敌,为何不乘胜追击?反而与北狄签什么盟约?此乃养虎为患啊!”
户部尚书随后也跳出来,须发皆张:“夏淮安分明是借北狄之势,挟功自重!陛下,此贼不除,国将不国啊!”
兵部尚书跟风说道:“方才所念夏淮安奏折之中,写得是‘北狄惧我华夏军之威名’,只提华夏,不提大乾,实乃大不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