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铃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8章 初到长教·客味暖烟炊,谁还没个竹马哥哥,雨中铃笛,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江云澈的带领下,一行人沿着狭窄、被灯笼光晕映照得忽明忽暗的村道缓缓前行。脚下的石板路湿滑,大家互相提醒着小心。不多时,一座古朴的临溪民宿出现在眼前。木质的门窗透出温暖的光,青灰色的瓦片在夜色里显得格外宁静,仿佛一位沉默的长者,张开了怀抱迎接远客。
民宿老板娘是一位笑容温暖、声音洪亮的阿婆,她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快步迎了出来:“一路辛苦啦!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快跟我来,房间都收拾好了!饿坏了吧?晚饭都热在灶上呢!”
她热情地引着大家走进透着暖黄灯光的木屋,边走边说:“地方不大,男娃娃们睡西边那间大通铺,宽敞!女娃娃们睡东厢的大床房,也够用!被褥都是新晒的,蓬松着呢!热水烧足了,泡泡脚解乏最要紧!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泡脚解乏!”
放下行李,阿婆立刻引着饥肠辘辘的少年们来到温暖的餐厅。一张大大的方木桌几乎占满了不大的空间,上面早已摆满了冒着热气的碗碟。浓郁的饭菜香气瞬间勾起了所有人的食欲。
“来来来,快坐下!都是些家常菜,别嫌弃!”阿婆手脚麻利地给大家分着碗筷,脸上是慈祥的笑意。
清炒时蔬翠绿鲜嫩,只用蒜末和盐快炒出锅,清爽碧绿,堆得小山一样高。香煎溪鱼一条条半个巴掌大,被煎得两面金黄酥脆,鱼鳞细小几乎可忽略,只撒了点粗盐和姜末提鲜。“下午才从门前溪里网上来的,新鲜着呢!小心刺啊娃娃们!”阿婆笑着说。
粗瓷大碗里盛着厚厚一层梅菜蒸肉饼,肥瘦相间的肉糜混着切得细碎的客家梅干菜,蒸得油润喷香,梅菜特有的咸香微甜完全融入了肉汁。一大陶盆熬得稠糯滚烫的地瓜粥,米粒几乎化开,橙黄色的地瓜块软糯香甜,散发着朴实温暖的谷物气息。还有一小碟金黄诱人的盐焗鸡:“尝尝这个,自家养的走地鸡,用粗盐焗的,香得很!”
奔波了一天的少年们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此刻哪里还顾得上客气。纷纷道谢后便围坐下来,碗筷声、赞叹声、满足的咀嚼声顿时充满了小小的餐厅。
“哇!这鱼好香!刺是有点多,但肉真鲜甜!”凌心蕊小心翼翼地剔着鱼刺,眼睛亮亮的。
“这梅菜肉饼绝了!太下饭了!”侯夏阳已经添了第二碗粥,把肉饼的汤汁拌进粥里,吃得头也不抬。
“阿婆,这盐焗鸡皮好脆,肉好嫩!”林恺乐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夸赞。
陈俊宜细嚼慢咽,推了推眼镜:“梅干菜是客家的特色,用芥菜腌制晾晒而成,咸香中带着特殊的发酵风味,和猪肉搭配确实相得益彰。”
“好吃就行啦,管它啥风味!”池俊潇笑嘻嘻地又夹走一大块肉饼,引来侯夏阳的抗议:“臭老四!给我留点!”
陆明远细心地帮旁边的凌心蕊把一块鱼肉里的小刺挑干净,才放进她碗里。江云澈则照顾着稍远处的苏念雨姐妹,帮她们盛粥。乐意然、林宇轩、赵晨几个也埋头苦干,吃得额头微微冒汗。沈嫣然和沐可可一边小口吃着鲜嫩的蔬菜,一边小声交流着哪个菜最好吃。贺星辰虽然吃得斯文,但速度也不慢,显然对这顿地道的农家饭十分满意。
暖黄的灯光下,食物的香气氤氲升腾,少年们围坐一桌大快朵颐的画面,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温暖与踏实。一天的奔波劳顿,仿佛都被这顿简单却充满诚意的晚餐熨帖抚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