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种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总有一天,她会让他生不如死,胭脂烈马谋天下,东家种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谢松庭的人查了沈尚书几天,竟然没查到一点能让他罢免官职的东西,不贪不戾,不赌不嫖,还真是个好官。
正当那两个探子准备偃旗息鼓时,定国公府的公子却让人递来消息,将探查的方向引向了沈尚书的私生活,并且还指明城西的尼姑庵。
还没两天,这两个探子就发现了一件蹊跷的事。
这沈尚书下了朝没回家,去了城西的一个小院,那院子里还有孩子的哭声。
那探子从屋顶上往下瞧,这一瞧可不得了,就见满头白发的沈尚书正抱着一个光溜溜的女人“啃”……
那女人不仅身上光溜溜的,连头上也光溜溜的,好像是个尼姑。
沈尚书大概待了一个时辰左右就离开了,不一会,又从院子里走出来一个尼姑,那尼姑去了离这不远的尼姑庵……
一细查,原来这两个人早就勾搭在一起了,连孩子都两岁多了。
真是太匪夷所思,这养外室就养吧,在大虞朝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名声不太好而已
可是,这外室要是出家人,还搞出孩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还没两天,御史台就惨了沈尚书一本,说他为老不尊,勾引出家人,伤风败俗,有违人伦,上梁不正下梁歪……
满朝震动啊,连后宫里的德妃娘娘都被连累了,皇上已经好些日子不去她那了。
沈尚书辞官,准备告老还乡。
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可是,沈夫人不依不饶,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还叫来了娘家人。
沈夫人的娘家孙家也是权贵,大家族这些都见怪不怪了,有人劝沈夫人别闹了,沈尚书都辞官了,也这么大年纪了,还闹什么?!
但是,自有想兴风作浪,见不得沈家好的人,谁让沈家前两年风头太盛呢!
沈如玉才名冠京城,是陛下钦点的探花郎,而另外一个女儿沈如月,是内定的太子妃人选。
虽然,后来出了那档子事,但是,她还是入了秦王的门。
再加上雁门关一战,秦王立下赫赫战功,后来,皇上命人敲锣打鼓的去请他守雁门关,出尽风头。
多少人嫉妒眼红,现在逮着这个机会,不可劲的兴风作浪。
孙家几个支系的去沈府闹,让沈尚书将那个小尼姑发卖掉,并且,也不能养那个孽种!
沈尚书什么人物,那是户部尚书,怎么可能向江家这群人服软,他不但命人将孙家人赶走,并且明目张胆的将那小尼姑和女儿接回了府。
沈夫人闹着要自杀,白绫都悬到房梁上了,又被下人给救了下来。
曹荣的人来沈家的时候,就看到这人仰马翻的一幕,别说讲沈如月的事情了,就连银子都没要到。
那沈尚书一听沈如月三个字,就气的破口大骂,“滚,老夫没有这个女儿!以后,不要让老夫听到她的名字,赶出去,都给我赶出去。”
曹荣的那两个人被灰溜溜的赶出去了,又不甘心,就在上京城打听沈家出了什么事。
沈家的事早就闹的满城皆知,稍微一打听就出来了。
原来,那沈如月自小被寄养在尼姑庵,而沈尚书和尼姑庵里的一个小尼姑好上了,好了好几年了,女儿都两岁多了。
而那小尼姑当初还是伺候沈如月的,还不如沈如月大,因为长得好看,还经常被沈如月欺负。
这真是山水轮流转啊,曹荣的人灰溜溜的走了,派人快马加鞭给曹荣送信去了,别让他被沈如月那娘们给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