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1章 《发热的门诊部》,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交班时,小陈盯着顾承川的防护服拉链,发现卡扣处多了道细微的裂痕 —— 是刚才接患者时被门把手刮的。“我帮您换套防护服吧?” 年轻人的手刚伸出,就被顾承川按住:“省套装备,留给更需要的人。”
深夜的值班室,顾承川摘下 N95 口罩,脸上的压痕渗着血珠。他摸出枣核针,在台灯下细看 —— 针尖的 “稳” 字刻痕里,嵌着今天采集标本时溅上的体液。喉咙突然像被枣核刺卡住,他想起 2003 年非典,李建国就是在这样的深夜,把最后一套防护服塞给了他。
“顾老师,喝口温水吧。” 小陈不知何时站在门口,保温桶上凝结的水珠滴在地上,像串无声的倒计时。顾承川笑笑,保温杯的不锈钢外壳冰着掌心:“去睡会儿,明天还要教你调机械臂的‘心尖保护参数’。”
凌晨三点,发热门诊的叫号器突然响起。顾承川的防护服拉链裂了道缝,他扯下灭菌纱布垫在里面,像当年用绷带固定断针。枣核针在口袋里轻轻碰撞,和他的心跳同频 —— 这是三十年来,第 127 次穿着破损的防护装备接诊。
当他推开诊室门,新患者的咳嗽声再次响起。护目镜后的视线扫过对方胸前的工牌:“镇沅县禽畜养殖户”。这个地名让他的手指顿了顿,想起李明宇在电话里说的,镇沅的村医们正在用他教的断针手法,给感染的家禽做 “心尖留缝” 处理。
“别怕,” 顾承川的声音透过双层口罩,“我们慢慢来。” 他的手指在患者手腕上找到脉搏,防护服下的掌心,还留着上一位老人的体温。枣核针隔着布料硌着他的肋骨,像个永不褪色的勋章,提醒他:有些危险,必须由更老的针脚来承担。
紫外线灯在走廊投下更长的影子,顾承川的白大褂下摆沾满过氧乙酸的气味。他知道,此刻小陈正在值班室补觉,防护服整整齐齐叠在床头 —— 那是他趁年轻人不备,偷偷换下来的、自己穿了十二小时的旧装备。
最终,他在会诊单上写下:“所有高危操作,主治医生优先。” 字迹被汗水洇开,却比任何电子签名都更坚定。枣核针的影子落在 “主治医生” 栏,像个小小的、永不弯曲的逗号 —— 在这个发热的门诊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为所有年轻的针脚,标出最安全的坐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