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de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1章 过去的影子,未来的门,执念破罪,自由de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盯着那道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
李怀瑾……他居然还活着。
“欢迎回来,丁博士。”他依旧挂着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仿佛我们之间从未有过生死之别,仿佛他不是那个亲手将我推入深渊的人。
我缓缓握紧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柳思思站在我身边,她的存在让我保持了最后的冷静。
“你到底想做什么?”我开口,声音低沉而冷硬。
“真相就在里面。”李怀瑾抬手指向档案馆的大门,“你们既然来了,就不要空手而归。”
我不信他的话,但直觉告诉我,这栋建筑里确实藏着与“镜像协议”有关的秘密。
韩东在前方打开一道隐蔽的入口,是通往地下室的通道。
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混合灰尘的气息。
林若兮负责外围监控,安雨桐则带着便携式扫描设备进入内部搜查可疑信号源。
我和柳思思、韩东一同深入。
穿过一条狭长的走廊,我们在尽头发现一扇隐藏门,门后是一间伪装成图书室的实验室遗址。
书架整齐排列,却有几处明显被人为移动过。
韩东迅速检查中央的操作台,找到一台连接着老旧主机的终端。
他的眼神亮了一下:“这机器还能启动。”
他开始调试,而我和柳思思则在周围翻找资料。
墙角的木桌上堆满了泛黄的纸质档案,最上方的一本封面写着几个字:
《镜像协议·第一代项目组成员合影》
我翻开它,一张照片映入眼帘——
十几个人站在实验室门口,背景是我熟悉的白色无菌区。
我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直到停留在最后一人身上……
那是我自己的脸。
我怔住了。
“致远?”柳思思察觉到我的异样,轻声唤我。
我将照片递给她,她看完后也愣住了:“这……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脑海一片混乱,心跳加快。
我根本记不起自己曾经参与过这个项目,更别说作为核心成员之一。
“继续找。”我说。
很快,韩东那边传来消息:“找到了一份名为《镜像协议白皮书》的文档,正在恢复数据……好了!”
我们围过去,屏幕上是一份详尽的技术文档。内容震惊了所有人:
> “意识复制技术的理论基础基于神经元重塑机制。大脑在接受高强度创伤后,会产生适应性变异,这种变异为意识备份提供了可能……最终选定样本01号:丁致远。因其经历脑部重创,具备理想实验条件。”
我看向柳思思,她眼中满是震惊和心疼。
“所以他们选中你,是因为那场车祸?”她低声说。
我咬紧牙关,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三年前的那个夜晚,暴雨倾盆。
一辆黑色轿车失控冲出路面,撞上护栏。
剧烈撞击让我陷入昏迷。
醒来时已在医院,医生说是幸运捡回一条命。
但现在看来,那根本不是意外!
画面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手术台上刺眼的无影灯,耳边机械运转的声音,培养舱内的液体流动,还有无数个“我”的身影,在黑暗中苏醒、挣扎、崩溃……
“致远!”柳思思一把扶住我,因为我已经开始颤抖。
“你还好吗?”她担心地问。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我没事,只是……我想起来了。”
韩东还在继续查看文档,忽然停顿了一下,回头说道:“这里提到一个名字——‘李怀瑾’,他是项目的主导者之一。但他还有一个身份……项目执行官。”
我心中一震。
李怀瑾果然不是简单的研究员,而是整个计划的核心人物。
“他还活着。”我喃喃自语,“所以他知道一切。”
这时,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我们迅速转头,只见一个身穿灰色风衣的男人缓缓走进房间。
他面容消瘦,眼角有深深的皱纹,眼神却透着一丝愧疚。
“你是谁?”我立刻问道。
男人叹了口气,慢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工作证,上面赫然是“镜像计划”副研究员的标识。
“我叫沈明哲。”他说,“当年,我是李怀瑾的助手,也是你的主治医师。”
我瞳孔微缩。
“你可以恨我。”他看着我,语气平静却沉重,“但我希望你能听完我要说的话。”
空气瞬间凝固。
柳思思下意识站到我身旁,韩东的手已经摸向腰间的武器。
“你想说什么?”我盯着他,语气冰冷。
他没有回答,而是从怀里取出一份文件,轻轻放在桌上。
“这是你真正的档案。”他说,“如果你想知道所有真相,就看看吧。”
我没有动。
“我不会强迫你。”沈明哲看着我,眼里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你不是唯一的实验体,也不是最后一个。”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颤。
“什么意思?”我问。
“你会明白的。”他苦笑了一下,“现在,我只想赎罪。”
我死死盯着他,心中五味杂陈。
这个人,曾参与制造我的痛苦,如今却站在我面前,自称是为了赎罪而来。
我不相信轻易的悔过,但我需要真相。
我拿起那份文件,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