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说科场 家人苗疆报信息,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了初八早上,兄弟俩让两个小厮戴上旧头巾,抱着考篮到贡院门前等候。路过淮清桥时,看见路边摆满了书摊,红红绿绿的书册封面,都是萧金铉、诸葛天申、季恬逸、匡超人、马纯上、蘧駪夫等人选编的时文。他们一直等到傍晚,仪征来的秀才都点过名了,才轮到他们。进了头门,两个小厮被拦在外面,大爷和二爷只能自己抱着考篮、背着行李往里走。只见两边的芦柴堆烧得正旺,火光冲天。两人在地上坐下,解开衣襟,脱下鞋子稍作休息。就听见里面高声喊道:“仔细搜检!”他们跟着众人进了二门口领试卷,过了龙门,找到自己的考号坐下。

初十考完出来,两人累得够呛,每人吃了一只鸭子,倒头睡了一整天。三场考试结束后,到了十六日,兄弟俩让小厮拿着“都督府”的名帖,请来一个戏班谢神。

不一会儿,负责端茶的人来了。因为他们是教门中人,家里有专门的厨子,不用另外雇人办席。戏班子送来了戏箱,前面有个人提着十几个写着“三元班”的灯笼,后面跟着一个人,带着个随从,手里捧着一个拜匣。到了住处门口,向管家通报后,有人将拜匣传了进去。大爷打开一看,是一张手本,上面写着:“门下鲍廷玺谨具喜烛双辉,梨园一部,叩贺。”大爷知道鲍廷玺是戏班班主,便叫他进来。

鲍廷玺见过大爷和二爷,说道:“小人在这里组了个小戏班,专门伺候各位老爷。昨天听说两位老爷要请戏,特意前来效劳。”大爷见他为人机灵,便留他一起吃饭。过了一会儿,戏子们到了。他们在河厅供上文昌帝君和关夫子的纸马,磕头祭拜完毕。大爷、二爷和鲍廷玺三人便入席就坐。

锣鼓声响起,戏班先演了四出开场戏。天色渐暗,十几副明角灯点亮,把大厅照得亮如白昼。戏一直唱到三更,整本戏才演完。鲍廷玺提议道:“我这里的小戏子马术还不错,让他们演一出跑马戏,给两位老爷醒醒酒。”只见小戏子们头戴貂裘,插着雉羽,穿着鲜亮的戏服,跑上场来,表演了一场精彩的马术,花样百出。大爷和二爷看得十分高兴。

鲍廷玺又说:“两位老爷要是不嫌弃,从这些孩子里挑两个留下伺候。”大爷摆摆手:“他们这么小,能伺候什么!有别的好玩的地方,带我去逛逛。”鲍廷玺连忙应道:“这简单!老爷,河对面就是葛来官家,他也算我挂名的徒弟。当年天长杜十七老爷在这里举办湖亭大会,那可都是考过功名、榜上有名的人物。老爷明天去水袜巷,看到外科周先生的招牌,对门有个黑篱笆的院子就是他家。”二爷问:“他家有女眷吗?我也一起去看看。”鲍廷玺说:“现成的十二楼那么好去处,二老爷怎么不去?到时候小人一定奉陪!”说完,戏也散了,鲍廷玺便告辞离开。

第二天,大爷准备了八把点铜壶、两瓶山羊血、四匹苗锦、六篓贡茶,让人挑着,前往葛来官家。敲开门后,一个大脚女仆领着他们进去,前面是一进两破三的厅堂,左边有个门,穿过一条小巷,临河的屋子就在后面。葛来官穿着玉色夹纱长衫,手持燕翎扇,一双纤细的手搭在栏杆上乘凉,看见大爷进来,招呼道:“请坐!老爷从哪里来?”大爷说:“昨天鲍师父说你家临水观景最好,今天特意来拜访,还带了点小礼物,你收下。”家人把东西挑进来,葛来官一看,眉开眼笑:“怎么好意思收老爷这么多东西!”连忙叫大脚女仆:“收进去,跟你家娘子说,准备酒菜。”大爷说:“我是教门中人,不吃荤腥。”葛来官说:“刚买了些特别大的扬州螃蟹,不知老爷吃不吃?”大爷笑道:“这是本地特产,我最喜欢了!我家伯伯在高要写信回来,想得不行,都没吃上一只。”葛来官又问:“大老爷在朝廷做官?”大爷答道:“我父亲是贵州都督府的都督,我回来参加科举考试。”

说话间,酒菜摆上桌。此时河面上烟雾朦胧,两岸人家灯火点点,行船往来不断。葛来官喝了几杯酒,脸色泛红,在灯影下,频频举杯劝汤大爷喝酒。大爷说:“酒够了,来杯茶吧。”葛来官让大脚女仆撤下螃蟹壳和果盘,擦净桌子,拿出紫砂壶,泡了一壶梅片茶。

两人正喝得尽兴,突然听见门外吵嚷起来。葛来官出去一看,只见外科周先生涨红着脸,挺着肚子,正对着大脚女仆嚷嚷,说她把螃蟹壳倒在自家门口。葛来官刚要上前理论,就被周先生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你家住的是‘海市蜃楼’啊?合该把螃蟹壳倒你家门口,干嘛倒我家?你眼睛长哪儿去了?”两人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汤家的管家把葛来官劝了进去。

刚坐下,尤胡子慌慌张张跑进来:“小的到处找,原来大爷在这儿!”大爷问:“什么事这么慌张?”尤胡子气喘吁吁地说:“二爷和那个姓鲍的,去东花园鹫峰寺旁边一户人家喝茶,被几个地痞围住了,衣服都被扒了!姓鲍的早跑了,二爷被关在里面出不来,急得要命!隔壁卖花的姚奶奶,说是那家老太太,堵着门,根本跑不掉!”

大爷一听,急忙让人取来灯笼,快步赶到鹫峰寺隔壁。只听见几个地痞叫嚷着:“我们好久没‘热闹’过了,不收拾他们收拾谁!”大爷威风凛凛地分开众人,推开姚奶奶,一拳砸开了门。二爷看见哥哥来了,三步并作两步跑了出来。那些地痞还想阻拦,见大爷气势汹汹,又打着“都督府”的灯笼,也不敢惹事,纷纷散去。

两人回到住处。二十多天后,贡院前有人收取墨浆,他们知道快放榜了。过了两天,榜单公布,兄弟俩都没考中。他们坐在住处,生了好几天闷气。领回落榜的试卷一看,汤由的三本卷子、汤实的三本卷子,都没答完。两人越想越气,大骂帘官和主考有眼无珠。正骂得起劲时,贵州衙门的家人来了,递上一封家信。两人拆开信一看,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甜撩心宠

冷亦蓝

奥特,开局是个小光团

城市的套路深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家里蹲得住

合欢宗极品鼎炉,开局被圣女俘虏

国士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