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朗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2章 突厥寇汾阴失利,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唐高祖李渊因中原群雄割据未平,对突厥始终采取隐忍怀柔之策:岁输金帛、称臣纳贡、开关互市,乃至默许突厥在边境纵兵掠边。然颉利可汗视唐廷退让为软弱,所求日益骄横,索要河东盐池、强征战马十万、勒令割让河套牧场,更屡次遣使直入长安殿堂,倨坐御阶索赏,言辞悖傲如训臣属,这也是颉利可汗此次敢于发兵唐朝属地的原因之一。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十六日,突厥颉利可汗的军队入侵唐朝的汾阴县。突厥颉利可汗亲率精锐骑兵,自其漠南王庭(约在今内蒙古中部)南下,沿黄河河套东侧快速推进。其主力选择穿越吕梁山与黄河之间的狭窄走廊(今山西西北部河曲、保德一带),避开唐军重兵布防的雁门关等传统要塞,意图利用骑兵机动性实施快速穿插。这条路线可直插河东腹地,既能威胁关中东北屏障,又能劫掠富庶的汾河谷地,是突厥南侵的经典路径之一。

颉利可汗选择首攻汾阴县,核心原因在于其不可替代的战略地理位置。汾阴县(此时为泰州治所,原属蒲州)位于黄河东岸、汾河汇入黄河的河口以南,扼守河东地区西向黄河渡口及南下汾河谷地的咽喉。控制汾阴,突厥骑兵便能获得一个稳固的渡河前进基地,既可向西威胁关中平原的侧翼(隔黄河与长安所在的京畿相望),又能沿汾河南下扫荡晋南富庶地带,或向东进逼河东重镇蒲州(今永济)及盐池产地,更能向北威慑李唐龙兴之地太原的南部门户,可谓一举数得。

唐代的汾阴县,其核心区域大致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部的荣河镇一带,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形成的三角地带。此地地势相对低平,河岸稳固,是黄河中游的重要古渡口之一(如着名的汾阴渡),历来为兵家必争的水陆要冲。其沃野与便利的水陆交通,使之成为河东粮赋物资的重要集散地。

从地理方位上看,汾阴县(今万荣荣河镇)位于太原(唐北都,今太原市)的西南方向,两地直线距离约350公里。太原地处汾河谷地北端、吕梁与太行山脉环抱的盆地,而汾阴则位于汾河谷地最南端、靠近黄河出口处。突厥若占据汾阴,等于在太原以南的富庶平原打入一个楔子,切断太原与南部州郡的部分联系,并能以此为跳板,对太原形成南、西两个方向的潜在合围态势。

突厥此次入侵来势汹汹。颉利可汗凭借其强大的骑兵优势,迅速突破边境防御,兵锋直抵汾阴城下。唐军方面,并州总管(负责太原及周边防务)的李仲文因\"暗通突厥\"谋反罪被斩首,李渊紧急任命堂弟襄邑王李神符接任并州总管,主持太原防务。

李神符派部将姜宝谊率精锐驰援汾阴,唐军采取\"据城固守+侧翼奇袭\"战术,依托汾阴县城及周边有利地形进行防御,战斗颇为激烈。虽然突厥骑兵野战能力强大,但在攻坚战中优势减弱,唐军成功守住了城池,挫败了突厥一举攻占汾阴的战略意图。最终突厥军在城外进行了劫掠,但因未能速克城池且担心唐军援兵,在遭遇一定损失后撤围北返。

此役虽以唐军成功守城告终,但突厥对汾阴的进攻充分暴露了河东防线的脆弱性。颉利选择汾阴作为首要攻击点,精准地击中了唐朝在河东地区防御链条上的关键节点,显示了其利用地理优势进行战略打击的能力。此战也进一步刺激了颉利对河东财富的贪欲,为后续更大规模的入侵埋下了伏笔。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和师姐结为道侣后,师父变了

慵懒的竹林猫

别人修武我修仙,一拳干爆天地间

作者空空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月亮是哥踹弯的

叶罗丽水默之星辰大海

晴空璃

宝可梦不是工具

异色的青鸟

我把男主当兄弟,他却想与我同眠

花椰菜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