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朗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5章 李子通的逆袭称王之路,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雄诞急问:“末将带轻骑追杀?”杜伏威冷哼一声,雪光映着他阴晴不定的脸颊,转身走入府内,其心中不由暗道,“放虎归山留后患!”

李子通大难不死,躲过一劫,连夜率亲信部众突围逃脱,与杜伏威双方从此结怨。

脱险后的李子通并未沉寂,他迅速转战至海陵(今江苏泰州)一带,收拢流民、整编溃散的隋朝官军和地方武装,势力急剧膨胀,短时间内拥众数万。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江淮局势更加混乱,李子通趁机攻占了江都重镇,并以江都为根基自称皇帝,国号吴,建元明政。他随即开始向四方扩张,首要目标便是攻占另一割据势力沈法兴占据的毗陵(今江苏常州)、吴郡(今江苏苏州)等江南富庶之地。

武德二年(619年),双方在江都附近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展开激战,沈法兴大败,其子沈纶被俘,李子通得以巩固江北地盘。次年(620年),李子通野心更炽,亲率大军南渡长江,意图一举吞并沈法兴的江南领地。他首先攻克了沈法兴控制的丹阳(今江苏南京),兵锋直指毗陵(常州),沈法兴遣其仆射蒋元超在庱亭(常州西北)设防阻击,结果蒋元超战死,沈法兴仓皇放弃毗陵逃往吴郡(苏州),丹阳、毗陵等郡尽降李子通。

至此,李子通已控制了长江下游两岸的大片区域,并收降了沈法兴麾下的文士李百药等人才,声势瞬间达到鼎盛。然而,他的崛起再次引发了占据淮南上游的杜伏威的警惕,杜伏威立即派遣辅公祏渡江南下争夺丹阳。

武德三年底(620年)冬十二月,李子通与辅公祏在溧水(今属江苏南京)激战,虽一度击退辅公祏,但终因杜伏威部将王雄诞的奇袭而惨败。

当时,辅公祏精心挑选了一千名手持长刀的精锐士兵作为前锋,又部署了一千长矛士兵紧随其后,并严令道:“有后退者立斩!”

之后,辅公祏亲率其余部队作为后应,压住阵脚。面对李子通指挥排成方阵的军队迅速推进,辅公祏的千人前锋勇猛冲锋,殊死搏杀,他随即命令左右两翼伏兵展开夹击,首战成功击退了李子通。

然而,当辅公祏率军追击时,反遭李子通组织的反击战败,只得退守营寨,闭门不出。其副将王雄诞见状进言道:“李子通营地既无坚固营垒,又因初胜而会轻敌懈怠。若趁其不备突袭,必能破敌!”

辅公祏听后未予采纳其提议。王雄诞想起当年李子通把自己当为人质时的窘态,越想越恨,遂亲率麾下数百名非正式编制的亲兵,于夜间悄然出击,并借风势纵火焚烧敌营。李子通猝不及防,遭遇惨败而逃,数千部众投降敌军。

粮草耗尽的李子通丢失丹阳,被迫放弃江都,退守京口,江北领土尽归杜伏威之手,杜伏威随后将统治中心也迁至丹阳郡。

正是在这接连受挫、困守京口的低谷时期,李子通展现了他的韧性,他并未屈服,而是迅速调整战略,在武德四年初(621年)抓住战机,东走太湖流域收拢残部,重整旗鼓,最终上演了对沈法兴的致命一击,并迁都余杭,迎来了其割据生涯的最后一个高峰。

李子通战败后,再次向东撤退到太湖地区(太湖位于苏州吴县东南五十里),在那里收拢溃散的部众,重新集结起两万人的军队。随后,他再次突袭了前期兵败逃脱后占据吴郡的沈法兴,并将其打得大败。沈法兴仅带着身边数百名亲兵弃城逃跑,吴郡的地方武装首领闻人遂安派遣其部将叶孝辩前去迎接他。然而,沈法兴在半路上又反悔了,他企图杀掉叶孝辩,转而逃往会稽(即越州)。

叶孝辩察觉了沈法兴的意图,率先出兵袭击沈法兴,沈法兴部落得后有李子通追兵,前有叶家军堵截的困境,最终被逼得走投无路,跳入长江溺水而死。

李子通因此军威重新振作起来,他再次恢复吴国,册封群臣,并将都城迁到了余杭(即杭州)。之后,他接收了沈法兴原有的全部地盘,势力范围北起太湖,东面囊括会稽,西面直抵宣城,这片广大的区域都归属了李子通。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和师姐结为道侣后,师父变了

慵懒的竹林猫

别人修武我修仙,一拳干爆天地间

作者空空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月亮是哥踹弯的

叶罗丽水默之星辰大海

晴空璃

宝可梦不是工具

异色的青鸟

我把男主当兄弟,他却想与我同眠

花椰菜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