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余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82章 大典(完),诸天从心录,知余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云台,敕封礼成,余韵悠长。那承载无量神名、流淌星河光晕的封神榜,悬于秦牧道祖身前,煌煌天威,沛然充塞。榜上神名如列宿星辰,文枢经纬、社稷四维、法度玄铁、镇岳玄黄、戮魔银白、文心玄清……皆熠熠生辉,彼此气机勾连如网,神力交织如河,冥冥中已为新立之天庭,构架起森严法度与运行脉络。
秦牧目光深邃,似望穿亘古,落在那张凝聚天道意志的煌煌榜文之上。他不再多言,右手虚抬,五指蕴道,掌心含元,对着那天道造物,轻轻一按。
“定乾坤,化天庭!”
道音轻吐,非雷霆之暴烈,乃混沌初开之清音,低沉而宏远,瞬间叩击诸神心魂,亦如洪钟大吕,撞开了天庭显化的终极门扉!
嗡——隆!
封神榜应声剧震,光华暴涨!其上原本如溪流奔涌的星河光晕,骤然沸腾、坍缩、凝聚!无量星辰光辉,不再虚幻缥缈,遵循着至高天道法则,如百川之归瀚海,万鸟之朝凤阙,向着榜单最核心一点疯狂汇聚!炽烈神光喷薄,竟在云台正上方,那极高渺的九天苍穹深处,孕育出一片恢弘无量的神圣雏形!
星落如雨,聚为宫阙之基,其势巍巍,上接紫府;光凝似玉,铸就琼楼之骨,其质煌煌,下镇幽冥!
浩瀚磅礴之星辉,在道祖无上意志与天道法则的交融熔铸下,尽褪浮光掠影,化作实质不朽之天庭基石!空间法则为之扭曲、拓展、重塑!自那核心光点,无量神光喷薄如创世之笔,以光阴难追之速,于九霄之上,云台之巅,急速构筑那统御诸天、光照万古的无上居所!
琉璃作瓦,映照周天星斗,流转不息,辉映万古长夜;白玉为阶,承接万界灵机,氤氲蒸腾,滋养亿兆生灵!
巍峨宫墙拔地而起,其高不知几万丈,墙体非金非石,乃凝固星砂糅合先天道纹而成,内蕴星河生灭之玄机,流淌永恒不灭之泽光。擎天巨柱破空矗立,柱身缠绕鸿蒙初开之紫气,柱顶盘踞开天辟地之神兽虚影,昂首向天,其势昂藏,稳稳撑起那深邃无极之穹顶天幕。那天幕非是凡物,乃流动旋转、孕育真实星辰之宇宙星云画卷!亿万星辰于其间生、住、异、灭,轮转不息,洒下永恒清辉,普照这新生天庭之无垠疆域。
飞檐斗拱,勾心斗角,若彩凤翔集,振翅欲破九重霄汉;金阙瑶台,玉宇琼楼,似神龙盘踞,昂首威镇八荒六合!
一座座殿宇楼阁在无尽星辉中拔节生长,气象万千,错落有致。南天门、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四座巍峨天门矗立四方云海之极,门楼高耸入星云,门楣之上天道符文流转生灭,神光熠熠,威严无匹,此乃沟通天庭与诸天万界之唯一枢机,万神朝觐之始途。
蟠龙金柱支撑起雕梁画栋,祥云瑞霭缭绕于殿角檐牙之间,经久不散。天河之水自九天垂落,化作亿万晶莹剔透之光之瀑布,环绕重重宫阙奔流不息,水声淙淙,竟是大道纶音自然显化。七彩虹桥飞架天际,霞光为体,瑞气为凭,连接天外宇宙,行走其上,如涉光阴长河,一步一景,玄妙无穷。
然而,此这处天庭之核心却是两处至高所在,气象迥异,昭示权柄本源之殊途。
其一,雄踞天庭正中,地势至高,俯瞰万方神宇。其殿宇华美庄严,至极矣!琉璃金瓦,折射日月之辉,光耀诸天;蟠龙玉柱,彰显九五之尊,威凌寰宇。
殿前九千九百九十九级无瑕白玉阶,每一阶皆铭刻神国根本法度,蜿蜒而上,直通那至高无上、统御万神之天帝宫!此乃新天帝灵岳丰执掌乾坤、号令星海之中枢。宫阙之内,紫气升腾如龙,帝威浩荡似海,象征神权运行,秩序森严,法度昭彰。
其二,却位于天帝宫后方更高渺、更幽玄之处。其殿古朴超然,至简矣!殿宇不广,其势高绝;瓦非琉璃,其质混元。
通体似由最纯净的混沌元气与先天道纹自然凝结而成,色泽玄青深邃,返璞归真,不见丝毫雕饰之痕。殿门常闭,非金非木,仅一道氤氲紫气自然流转于前,隔绝内外。
殿门上方,三个古朴无华却蕴含无上道韵的大字自然凝聚——道祖殿!此殿气息渊深似海,寂寥如古,超脱于诸天法则之上。
殿中并无蒲团床榻,唯有殿心深处,一尊非金非石、非玉非木的秦牧道祖神像巍然矗立。
神像面容模糊,难辨真切,唯有一双眸子,似蕴含宇宙生灭,万道归流。神像前,有万古不熄之道火长明,清香袅袅,直透虚空,象征着此殿仅为供奉道祖之地,而非道祖居停之所。毕竟秦牧真身是要长居三教学宫的。
两殿相对,一者帝宫巍峨,彰显统御之权柄,华光璀璨;一者道殿幽玄,象征大道之本源,朴素沉寂。其间主次,帝权法度源于天道,天道至高却隐于幕后,高下意境,不言而喻。
云海翻腾,托起蓬莱方丈,琪花瑶草竞芬芳,灵禽瑞兽相和鸣;瑞霭千条,化作金灯璎珞,辉映霄汉彻夜明,永照仙庭不夜天!
整座浩瀚无边的天庭,并非取代那作为根基的云台,而是如同无上仙阙,巍然悬浮于云台正上方极高远的九天之上!
其最下方根基处,有浓郁如实质、厚重如大地的先天混元云气垂落,如同巨树之根须,深深扎入下方云台那坚实厚重的“地脉”之中,源源不断汲取灵机,稳固其悬浮之姿。
新天帝灵岳丰心中有感,手持那枚蕴含星辰本源、象征无上神权的钧天帝印,卓立于天帝宫前。
他心念微动,帝印之上顿时星辉流转,道纹明灭。随着帝印神光的牵引,那垂落连接云台地脉的混元云气根基,便随之波动、调整。
整个悬浮于九天之上的无上天庭,其高度、方位,乃至与下方云台“地脉”连接的紧密程度,竟在这钧天帝印的映照与掌控下,发生着精微玄妙的变化!
此印,便是掌控这新生天庭悬浮之基、沟通地脉、维系天庭存在的无上枢纽与权柄象征!
至此,封神榜那承载神名、流淌星河的卷轴形态,已彻底消失于无形。然其神髓本源,那维系诸天神职、运转天庭法则的无上意志,已彻底与这片由它衍化而生的无上天庭融为一体!
流淌在每一片琉璃瓦折射的星光里,铭刻在每一级白玉阶承载的道纹中,回荡在缭绕不息的仙灵之气与森严运转的天庭法度之间。每一个神名,都对应着一座神宫,一道权柄,与这宏伟天庭共生共荣。
榜文隐而天庭现,法度成而万神安!诸天仙真,归其位所;万界灵机,汇此枢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