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小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0章 孤独的重量,青山少年,擎天小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上京城的雪下得紧。
天色铅灰,仿佛压得极低,几乎要碾碎那些飞檐上的脊兽。
雪片如扯碎的棉絮,纷纷扬扬地扑下来,却在金砖地上立时消尽了。
原是冻透了的地面,竟比雪还冷几分。
太和殿内,铜鼎中炭火正旺,毕毕剥剥地爆着火星子。
那热气腾上来,与殿外渗入的寒气一激,便在藻井底下绞作一团白雾。
大臣们裹着厚重的貂裘,犹自缩颈耸肩,像一群被硬赶上架的鹌鹑。
他们的朝服本是为显威仪而制,如今倒成了累赘,外头罩着皮毛,里头却还按旧例穿着单薄的中衣。
冷热交攻之下,愈发显得进退维谷。
年迈的李尚书,须眉上沾着未化的雪粒,此刻被暖气一烘,便凝成细小的水珠挂下来。
频频跺着官靴,那声音闷闷的,仿佛靴底也冻硬了。
年轻些的侍郎们更不济事,虽紧挨着火炉,手指却在笏板上不住地弹动,活像一群中了风的寒鸦。
殿角的铜鹤香炉吐着龙涎香,那烟气本应笔直上升,此刻却被不知何处钻进来的冷风撕得七零八落。
大臣们偷眼觑着,只觉得连鼎中的火焰都在天威下矮了几分。
金銮殿内,烛火摇曳。
龙椅之上,\"易年\"面无表情地坐着,眼神空洞,仿佛对殿内的争吵充耳不闻。
周晚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指尖轻轻敲击扶手,眉头紧锁。
桌案上,奏折堆积如山,几乎要淹没整个御案。
内容无非两类——
\"南昭难民如何处置?\"
\"前线告急,请速调兵增援!\"
殿内大臣分列三派,争论不休,声浪几乎掀翻殿顶的金漆横梁。
白发苍苍的宰相金睿手持玉笏,缓步出列,声音沉稳如钟:
\"陛下,老臣以为,南昭难民必须收容!\"
环视众人,目光锐利:
\"如今离江冰封,天堑已失,若将难民拒之门外,他们走投无路之下,必成暴民!届时江南联军与难民合流,趁势北上,我北祁南境将永无宁日!\"
兵部侍郎立刻反驳:\"金相此言差矣!我北祁如今自顾不暇,哪有余粮养活外人?\"
金睿冷笑,开口道:
\"短视!你可知难民中多少是南昭溃兵?多少是工匠农户?若善待之,他们便是抵御西荒的屏障,若必反之,他们便是刺向我北祁的尖刀!\"
说着,转身面向龙椅,深深一礼,恭敬道:
\"陛下,老臣恳请开常平仓赈济难民,同时抽调各州府兵维持秩序。\"
晋察司指挥使司马长顺一身黑袍,如鹰隼般跨步出列,声音冷硬如铁:
\"金相仁厚,但未免天真!\"
说着,猛地展开一卷血书:
\"北线来报!妖族虎视眈眈,并未退去,又逢天降大寒,我军伤亡过千,敢问金相,你是要抽哪里的兵去管难民?\"
殿内顿时一静。
司马长顺乘胜追击:\"至于粮食——\"
冷笑一声,指向户部尚书田牧,\"田大人,你来说说,国库还能撑多久?\"
户部尚书田牧擦了擦额头的汗,讪笑着出列,开口道:
\"这个…若按现有消耗,存粮约莫能撑四个月,但如果接收难民……\"
偷瞄了眼金睿,\"恐怕……两个月都悬,这还是在槐江州的情况不乱,龙尾关东远州百姓没到之前,等东远州百姓过了龙尾关,便要重新算计了…\"
司马长顺厉声喝道:\"听见了吗?两个月后,我军将士就要饿着肚子打仗!\"
金睿寸步不让:\"若放任难民饿死,不用两个月,南境就会大乱!\"
\"可…\"
\"没什么好说的…必须救…\"
\"你去救啊…\"
\"不救咋整,等着抢?等到暴乱,你那二两排骨能上战场?\"
\"……\"
\"…\"
争吵声越来越大,殿上群臣此时像是市井泼皮一般,就差大打出手了。
周晚坐在一旁,指尖敲击扶手的节奏越来越快。
他瞥了眼龙椅上的\"易年\",后者依旧面无表情,仿佛这一切与己无关。
这傀儡果然靠不住……
周晚心中暗叹,终于开口:
\"诸位…\"
听见周晚开口,殿内安静了下来。
周晚揉了揉太阳穴,开口道:
\"诸位争论无益,归根结底,问题只有一个——\"
说着,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声音陡然提高:
\"我们缺兵!\"
一句话戳中死穴。
北祁精锐早已调往北线对抗妖族,南境各州只剩老弱病残。
如今既要防西荒铁骑踏雪而来,又要防南昭难民酿成暴乱,还要维持各地秩序……
\"报——!\"
传令兵突然冲入大殿,跪地急奏:
\"渭南州急报!西荒先锋已抵江南岸,约有三万之众!\"
满朝哗然。
周晚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是一片决然:
\"传令。\"
\"第一,开放边境三州,设立难民营,由各州府兵维持秩序。\"
\"第二,征调退役老兵及青壮,组建临时防军。\"
\"第三……\"
说着,顿了顿,看向龙椅,\"请陛下亲笔修书,向南昭说清眼下一事…\"
众人都明白,这最后一条乃是为了给先礼后兵一个借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