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 外星外交,我在北宋教数学,吉川,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翀、秦九韶与沈括从十维世界归来后,北宋在宇宙间声名远扬,其先进的科技与独特的文化,如同一座闪耀的灯塔,吸引着众多外星文明纷至沓来。
一日,天际光芒闪耀,一艘造型奇异的飞船缓缓降落在北宋精心准备的巨大空地上。舱门开启,走出一群身形与人类相仿的外星生命。他们的肌肤呈现出淡蓝色,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如同梦幻般的荧光,好似身上镶嵌着无数细碎的星辰。他们的眼睛大而明亮,犹如深邃的紫水晶,透着温和且神秘的光芒。这便是来自泽尔星的碳基生命。
林翀率领着北宋最杰出的外交团队,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迎接泽尔星人。泽尔星人率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友好,他们发出一连串复杂多变的声音,这些声音频率范围极广,部分尖锐得如同超声波,几乎超出了人类耳朵的捕捉极限,必须依靠特制的仪器才能完整接收。与此同时,他们的肢体动作充满了节奏感与韵律感,每一次抬手、转身、点头,都仿佛在演绎着一场无声的舞蹈,蕴含着特定的含义。
为回应泽尔星人的友好,北宋团队展示了精心准备的绘画与音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描绘着北宋的壮丽山河、繁华市井;一曲曲悠扬婉转的丝竹之音,传递着北宋人民对和平与友好的向往。泽尔星人立刻领会到其中的情感,他们通过身体荧光的快速闪烁,配合一种类似歌唱的和声,创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艺术效果。那光芒如同夜空中舞动的极光,那和声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天籁,让在场的北宋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而美妙的世界。
随着交流的深入,泽尔星人展示了他们领先的医学技术。他们拿出一个小巧却散发着柔和蓝光的能量仪器,只需将仪器对准受伤的部位,发出特定频率的能量波,伤口便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愈合,就连内部受损的组织和器官,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健康状态。秦九韶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与泽尔星的科学家们围坐在一起,用炭笔在纸上飞速记录着原理和技术细节,并不时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双方热烈讨论,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而沈括则向泽尔星人介绍起中医文化,他亲自示范针灸,细长的银针准确地扎入穴位,旁边摆放的草药散发着独特的香气。泽尔星人围拢过来,用他们携带的精密仪器仔细分析草药的成分,观察针灸对人体产生的奇妙影响,对这种自然疗法惊叹不已。
经过数日深入交流与相互了解,北宋与泽尔星正式建立友好外交关系。在盛大的仪式上,林翀与泽尔星首领庄重地签订了文化交流与技术合作协议。双方承诺,将在医学领域携手共进,共同攻克疑难杂症;在文化方面,互相学习,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友谊。
泽尔星人离去不久,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道道奇异的光线,如同极光般绚烂。伴随着光芒,一个巨大的物体缓缓降落。待光芒消散,众人惊讶地发现,眼前出现的竟是一群宛如由巨大晶体和岩石组成的生物,他们便是来自晶岩星的硅基生命。晶岩星人的身体表面有着复杂而精美的几何结构,纹理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出的艺术品。他们行动极为缓慢,每迈出一步,都伴随着地面的微微震动,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他们的到来而颤抖。
由于晶岩星人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以身体表面晶体发出的不同颜色和频率的光芒变化来传递信息,北宋科学家们紧急研发出一种能够解析和模拟他们电磁波信号的装置。林翀亲自参与到装置的调试过程中,与科研人员们一起反复试验,力求精准解读晶岩星人的每一个信号。
晶岩星人来自一个环境极端恶劣的星球,那里温度极高,岩浆在地面肆意流淌,空气中弥漫着腐蚀性极强的气体。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发展出了独特的耐高温和抗腐蚀技术。晶岩星人向北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金属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火焰的炙烤下,不仅没有变形或融化,反而散发出更加耀眼的金属光泽,其稳定性令人惊叹。秦九韶立刻组织北宋的工匠和科学家们,对这种材料进行研究,希望能将其应用于北宋的工业生产中。沈括则向晶岩星人展示瓷器制作工艺。当窑炉打开,精美的瓷器展现在晶岩星人眼前时,他们被瓷器细腻的质地、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纹理所吸引。尤其是对瓷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发生的奇妙变化,晶岩星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这种工艺或许能为他们在自己星球上开发新的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在克服了交流困难与文化差异后,北宋与晶岩星人也达成了外交合作意向。双方约定,将在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宇宙中更多未知的材料奥秘。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天空中突然出现一团闪烁着微光的云雾,这团云雾缓缓飘落至地面,逐渐凝聚成人形。原来,这是来自灵尘星的灵尘星人,他们身形微小如尘埃,肉眼几乎难以察觉,通常以群体的形式行动。灵尘星人靠近北宋众人时,林翀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一个轻柔而温和的声音:“我们来自灵尘星,听闻你们的文明充满智慧与创造力,渴望与你们展开交流与合作。” 灵尘星人通过一种特殊的精神波动与人类的大脑进行直接沟通,无需借助任何物质媒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