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御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9章 发配东荒,我四叔是朱元璋,逍遥御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达独自一人来到王府门前,望着紧闭的内院门扉,高声喊道:\"英王,我徐达以性命担保,只要你投降,陛下定会饶你一命!\"
良久,门缓缓打开,朱文正抱着昏迷的李文忠走了出来。
他看着徐达,沉默良久,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剑:\"老徐,我信你。\"
当朱文正被押解到奉天殿时,御史们立刻群情激愤。
胡惟庸带头高呼:\"陛下,英王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朱元璋看着跪在殿下的侄儿,曾经那个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少年,如今却满身伤痕地跪在自己面前,看上去心中五味杂陈。
太子朱标听闻消息,拖着病弱的身体匆匆赶来。
他跪在朱元璋面前,声音虚弱却坚定:\"父皇,兄长虽有错,但他一心为国,还请父皇网开一面。\"
朱元璋看着儿子苍白的脸色,心中一痛,但朝堂上那些虎视眈眈的目光,让他不得不沉声道:\"标儿,国法不容情,此事休要再提。\"
马皇后也闻讯赶来,她握住朱元璋的手,眼中含泪:\"重八,还记得我们当年讨饭的日子吗?正儿和我们一起吃苦,他不是坏人。\"
马皇后想让朱元璋想起往昔岁月,那时他们相依为命,在乱世中挣扎求生。
她也知道,如今朱重八身为帝王,他不得不权衡天下。
对英王的处置留中不发。
半月后,各地藩王和义子们的求情奏疏如雪片般飞来。
镇守东瀛的燕王朱棣在奏疏中写道:\"英王征战多年,功大于过,恳请父皇念及亲情,从轻发落。\"
镇守中亚的秦王朱樉也言辞恳切:\"天下初定,不宜骨肉相残,望父皇三思。\"
就连远在云南的沐英,也快马加鞭送来书信,为朱文正求情。
太子朱标再次上前,剧烈的咳嗽让他几乎站立不稳:\"父皇,还请看在亲情的份上,饶他一命。\"
马皇后泪流满面:\"重八,难道真要骨肉相残吗?\"
朱元璋看着满桌的奏疏,又看着殿下憔悴的朱文正,终于长叹一声:\"正儿,念在你往日的功劳和众人求情的份上,咱饶你不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起,发配东方蛮荒之地,终身不得回京!\"
朱文正叩首谢恩:\"谢四叔不杀之恩。侄儿虽被发配,但只要四叔需要,侄儿愿肝脑涂地!\"
朱元璋转过身去,不愿让众人看到他眼中的泪水:\"退朝吧。\"
这场惊心动魄的纷争终于落下帷幕。胡惟庸等文官及士绅势力被削弱,虽然暗流仍在涌动,但早已不成气候。
太子朱标望着朱文正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发誓,他日登基后,定要接回兄长,共同辅佐大明江山。
马皇后在心中祈祷,愿朱文正能在蛮荒之地平安度日。
而朝臣们谁也没有注意到,在散朝之际,朱文正和朱元璋对视一眼,那一瞬间,两人眼中闪过一丝只有彼此懂得的默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