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行人gt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上,上善经,墙外行人gt,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上
普真沉然不语,普绝、普海等一众高僧突然双手合十,诵道:「阿弥陀佛,娄少侠此语禅机深渊,颇合我佛之意,佛祖曾曰: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天地间生有万灵,本就该众生平等、等量齐观,人与细犬,确然并无二致,少侠之举,以慈悲为先,功利为后,比起云云凡夫俗子,算得上棋高一筹了。」殿内群雄有的茅塞顿开,露出钦佩之意,但大多人不以为然,仍认定此举本末倒置,看来这地托孤藏匿。孙妙珍道:「普真大师的最后一问,是说此书所载的本领通天彻地,学之则能翻手为云、覆手是雨,看来并未说错。这水利之学的确非同凡响,为善可造福万民,为恶则危害苍生,一发不可收拾。得亏兄弟对答得体,总算跟朱七绝、洪廷法师所想契合,这才拿到了经书。」</p>
娄之英叹道:「纵然此书经天纬地,于我和娉妹也无甚用处,那也不用抄录了。」</p>
虞可娉道:「大哥,那也不用气馁,朱七绝共六处宝藏,咱们已破其三,剩下的一半,只要逐一摸寻,总有找到医书的那天。」</p>
娄之英想起前两次寻宝的遭遇,心中一动,道:「不错,咱们再接再厉,一处一处搜寻,不怕找不到医书。」将万行经翻至最后一页摊开,果然见到一段文字,字体、笔迹均和前文大不相同,乃是用工整的小篆所书,虞可娉辨了一辨,道:「这不是洪廷法师的字迹,想来是从砚台上直拓下来的。」</p>
五人仔细一读,就见上头写着十个篆字:「海上盟约难公道,靖康之耻莫大焉!」邵旭沉吟道:「这说的是当年金人违背两国海上之盟,发兵攻我大宋,最终侵占我中原花花河山的事。徽、钦二帝乃是在旧都汴梁被俘,莫非下一处宝藏就在开封?」</p>
虞可娉摇了摇头,道:「朱七绝宝图画的分明,共有六处地理颇为详尽,中原已有嵩山洪廷法师的砚台,</p>
断无左近还有一宝的道理,料来是在别处。」将画布从怀中摸出,摊开供大伙查看。</p>
五人用心观瞧,见那六个细致之处,分别是江左扬州、西北吐蕃、中原嵩山、东北金祖之地、漠北草原和皇城临安,画里前三线索已破,只余后面三个不曾探究,想必第四座宝藏便在其中,孙妙珍道:「文中提到了靖康之变,难道下一处是在皇城临安?」</p>
孙妙玫接口道:「大姊,我瞧不是,徽、钦二帝终生不曾踏足两浙,与临安似乎并无干系,但东北的金祖发祥之地,却和二帝息息相关,我猜下一处宝藏便是那里。」抬手一点,指在了关外白山黑水之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