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钓鱼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章 跃迁点,混混和他的乖乖女全文免费阅读,新手钓鱼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在经过最初这种近乎笼统的粗观之后,顾维很快发现了一些潜藏在黑暗之中的色彩:</p>

无尽的黑幕之下,远处有几颗微弱的光点点缀其间——这些光点并非闪烁不定,而是持续性地发出微弱的光芒。</p>

像是宇宙中的灯塔,孤独地守望着无尽的黑夜。</p>

视线再远一些,还可以瞥见一点点亮着光的星际尘埃带。</p>

它们像一层薄纱般漂浮在黑暗中,辉光非常微弱,当你定睛想认真去看的时候反而很难找到它们。</p>

过了一会儿。</p>

顾维又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景象:</p>

那是一处位于他左前方偏向下的区域,区域中漂浮着一个比其他光点更加明亮的小光球。</p>

小光球通体泛着白光,但似乎又没有实体,像是很多丝线缠绕在一起的针线球。</p>

随着飞船的航行,这枚小光球在顾维的视野中也越来越清晰。</p>

于是他隐隐猜到了什么,转过身子看向了槿:“这莫非就是......”</p>

“没错,这就是跃迁点,”槿点了点头:“每个跃迁点都关联着大量的出口枢纽,有了它你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跨恒星甚至星系的旅行,跃迁点也是星海时代最重要的航行中枢——你不是感兴趣么,可以猜猜它是怎么出现的?”</p>

“我来猜?”顾维眨了眨眼,做出了一副思考状:“难道是宇宙中存在着某个负能量密度的地方,那里可以将时空弯曲成负曲率,从而出现了一种可以允许径向潮汐力不影响速度、并且可以让物质通过的通道?”</p>

作为一名天体物理从业者。</p>

顾维在看到跃迁点的一瞬间,想到的便是爱因斯坦-罗森桥,也就是所谓的虫洞。</p>

虫洞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拉姆提出了虫洞的概念。</p>

1935年的时候,爱因斯坦和纳森.罗森对虫洞理论进行了完善。</p>

他们对称了虫洞的度规,引入径向分量grr和该虫洞喉咙的径向坐标r0,做出了一个数学模型,叫做爱因斯坦罗森桥——这就是后世几乎所有科幻小说里飞船会穿越的虫洞,它真是个数学模型......</p>

这还没完呢,</p>

1962年的时候罗伯特·富勒和约翰·惠勒还发表了论文证明——如果虫洞连接同一个宇宙的两个地方,那么这类虫洞是不稳定的。</p>

没错,是证明,而不是猜想。</p>

类似的情况还有阿库别瑞度规——阿库别瑞在1994年的时候,提出了一种允许一个曲速泡出现在原先平坦的时空中的洛伦兹流形。</p>

这玩意儿有个别名,叫做曲速引擎╮(╯▽╰╭。</p>

嗯,数学上也是允许曲速引擎存在的。(DoI10.1088/0264-9381/11/5/001,这哥们还在X上发帖想演个三体角色)</p>

甚至近些年还有宾大的学者改进了数学模型,用曲速环的形式将拖动较少物质需要的负能量,压缩到了卡西米尔真空可以承担的范围附近......</p>

可惜的是在顾维穿越之前,很多科幻作品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不少有标准框架支撑的概念变成了脱离框架的意识流。</p>

“哦,你说的这种现象也存在,但是有很多局限性,”听到顾维的猜测,槿很快摇了摇头:“这类虫洞的类光测地线会被虫洞两端出现的黑洞困住,而且在咽喉处会具有巨大的张力。”</p>

“这种情况下,穿过一次虫洞需要的负能量物质大概比你来的整个银河系都还要重,所以一般没什么人会用这玩意儿来搞穿梭。”</p>

“至于跃迁点嘛......它其实是人造的一种通道。”</p>

....</p>

注:话说问大家一件事,现在这个封面真的很难看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太子妃为何不侍寝

福七多

魔女竟是我自己[西幻]

恒矢

溢奶男妈妈笔趣阁免费阅读全文

子夜白歌

《下雨天老师和学生被困在》

芸曦妹妹

下课男生把我拉到一个地方

SSR俱乐部

大肚涨奶挺着大肚子要生了孕夫

抗战先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