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孤注一掷的手术抉择
自由的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章孤注一掷的手术抉择,大肚涨奶挺着大肚子要生了鬼,自由的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孤注一掷的手术抉择
心外科办公室里,白炽灯管嗡嗡作响,李建国正拿着外套准备下班,门却被猛地推开。</p>
“林医生?”李建国眉头一皱,看着冲进来的林修远,手中还抱着一块写满数据的白板,“你这是……”</p>
“老吴必须立刻开胸探查。”林修远喘着粗气,“否则活不过一个小时。”</p>
李建国脸色微沉:“你说的是主动脉夹层?可cT还没出结果。”</p>
“等不起。”林修远将白板举起来,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曲线、血压趋势、心率波动,还有几个红色标记的重点指标。</p>
他指着最上方一行数字:“210/130mmhg,重度高血压;每分钟130次的心率,加上意识模糊、四肢冰冷、呼吸急促——这些症状已经足够指向急性主动脉夹层!”</p>
李建国目光扫过那些数据,眼神微微凝重。</p>
就在这时,门口又传来脚步声。</p>
王志斌冷冷地走进来,嘴角带着几分讥讽:“林医生,你现在是实习医生吧?一个刚毕业的小子,也敢在没有影像确诊的情况下做这么大的决定?要是病人死在手术台上,谁来负责?”</p>
林修远缓缓转头看向他,眼神平静却锋利:“我来负责。”</p>
空气瞬间寂静无声。</p>
李建国望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实习医生,心中五味杂陈。</p>
他曾见过太多医生犹豫不决,甚至为了规避风险而错过最佳抢救时机。</p>
眼前这个年轻人,倒是有一股难得的魄力。</p>
但他不能因为一句话就轻易同意这样一台高风险手术。</p>
“说说你的依据。”李建国沉声道。</p>
林修远没有丝毫迟疑,迅速翻开手中的病例本,一边指着手写记录一边解释:</p>
“主动脉夹层早期症状非常隐匿,常规检查难以捕捉,但血流动力学变化会先于影像显现。老吴入院后血压持续飙升至210/130,伴有剧烈胸痛和四肢冰冷,这说明外周灌注已经开始恶化。”</p>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外,他的疼痛性质为撕裂样放射痛,从胸骨后直达背部,这与夹层破裂位置高度吻合。最关键的是,他在使用药物镇痛后反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这是典型的‘假性镇痛’反应——掩盖了病情本质,反而加速了夹层破裂的风险。”</p>
李建国听得越来越认真。</p>
林修远接着补充:“传统cT检查需要转运,过程中极可能因血压波动导致血管进一步撕裂。与其冒这个险,不如直接上手术台,在术中通过超声探查明确病变部位。”</p>
王志斌嗤笑一声:“听起来像是你自己编的一套理论吧?万一不是夹层呢?你就毁了一个无辜的病人!”</p>
林修远冷冷扫了他一眼:“如果真的是夹层,等cT出来人就已经死了。”</p>
屋内一片沉默。</p>
李建国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确实有经验判断,也有理论支撑,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一份毫不犹豫的责任担当。</p>
就在他思索之际,门外忽然传来一道清冷女声:</p>
“从他的呼吸节律和血压波动来看,确实符合夹层早期表现。”</p>
众人回头,只见高晓琳站在门口,手中还拿着刚刚记录的生命体征数据表。</p>
她冷静地补充道:“我已经做了初步麻醉评估,若现在立即手术,患者仍有足够的生理储备承受麻醉打击。”</p>
李建国的眼神终于有了些松动。</p>
但他也知道,有时候,医者面对死亡,不是靠仪器确认才敢出手,而是靠判断、勇气,以及对生命的敬畏。</p>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好。”手术室内,无影灯高悬,器械台上的金属器具泛着冷光。</p>
心电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却无法掩盖此刻空气中凝结的紧张。</p>
林修远站在主刀位右侧,神情专注,双手已戴上手套,目光紧锁着正在被切开的胸腔。</p>
李建国持刀稳健,划开皮肤与肌肉层后,动作迅速而精准地分离纵隔组织,随着胸腔被缓缓撑开,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p>
只见升主动脉根部赫然出现一道长约三厘米的撕裂口,鲜血正从裂缝中缓缓渗出,仿佛随时会爆裂开来。</p>
若再晚十分钟,后果不堪设想。</p>
“天啊……真的夹层!”王志斌喃喃低语,脸色瞬间变得苍白。</p>
李建国眼神一凝,立即调整手术方案:“准备人工血管置换!麻醉科,稳住血压!”</p>
“是!”高晓琳立刻回应,她的眼神中透出一丝敬佩,“林医生,你判断得太准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